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电动修复重金属—有机氯复合污染土壤试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1.1 概述第14页
    1.2 土壤修复技术进展第14-15页
    1.3 电动力修复技术第15-17页
    1.4 电动力及其联合技术修复复合污染第17-18页
    1.5 复合污染电动强化剂的简介第18-19页
    1.6 问题的提出第19页
    1.7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电动淋洗剂的筛选第21-37页
    2.1 引言第21-22页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2-28页
        2.2.1 实验材料第22-24页
        2.2.2 实验方法第24-2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8-35页
        2.3.1 重金属淋洗剂筛选第28-34页
            2.3.1.1 Cd电动实验淋洗剂筛选第28-30页
            2.3.1.2 Cr电动实验淋洗剂筛选第30-32页
            2.3.1.3 复合金属电动洗剂筛选第32-34页
        2.3.2 有机氯农药淋洗剂筛选第34-35页
    2.4 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调节pH对电动修复复合污染实验的影响第37-57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7-42页
        3.2.1 实验材料第37-39页
            3.2.1.1 实验土壤第37-38页
            3.2.1.2 实验装置第38页
            3.2.1.3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38-39页
        3.2.2 实验方法第39-42页
            3.2.2.1 电动反极化重金属复合高岭土实验第39-40页
            3.2.2.2 电动驱动复合有机-重金属污染高岭土实验第40-41页
            3.2.2.3 样品分析和测试方法第41-4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2-56页
        3.3.1 复合重金属反极化电动实验第42-51页
            3.3.1.1 电流及电渗流变化第42-45页
            3.3.1.2 两极液污染物浓度变化第45-47页
            3.3.1.3 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第47-51页
        3.3.2 复合污染电动pH控制实验第51-56页
            3.3.2.1 电流变化第51-52页
            3.3.2.2 电渗流变化第52-53页
            3.3.2.3 土壤中pH及电导分布第53-54页
            3.3.2.4 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第54-56页
            3.3.2.5 土壤中DDT分布第56页
    3.4 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电动修复复合污染实际土壤实验第57-68页
    4.1 引言第57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57-59页
        4.2.1 实验材料第57-58页
            4.2.1.1 实验土壤第57-58页
            4.2.1.2 实验装置第58页
            4.2.1.3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58页
        4.2.2 实验方法第58-59页
            4.2.2.1 实验步骤第58页
            4.2.2.3 样品分析和测试方法第58-5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9-67页
        4.3.1 电流和电渗流变化第59-60页
        4.3.2 反应后土壤pH及电导第60-61页
        4.3.3 反应后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第61-65页
            4.3.3.1 Cd形态变化第61-62页
            4.3.3.2 Pb形态变化第62-64页
            4.3.3.3 As和Cr形态变化第64-65页
        4.3.4 反应后土壤有机氯农药分布第65-67页
    4.4 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68-70页
    5.1 主要结论第68-69页
    5.2 建议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附录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辽市平原区地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下一篇:热处理与软水树脂再生废液协同作用提高印染污泥的脱水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