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1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3.1 企业家精神 | 第11页 |
1.3.2 农超对接 | 第11页 |
1.3.3 参与行为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12-13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13页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2.1 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 | 第15-19页 |
2.1.1 企业家精神的定义 | 第15-16页 |
2.1.2 企业家精神的作用 | 第16-18页 |
2.1.3 企业家精神的构成维度 | 第18-19页 |
2.2 关于“农超对接”的研究 | 第19页 |
2.3 农民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9-20页 |
2.4 文献述评 | 第20-22页 |
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2-35页 |
3.1 数据来源 | 第22页 |
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2-35页 |
3.2.1 合作社农超对接行为 | 第22-23页 |
3.2.2 理事长创新精神与合作社农超对接行为 | 第23-26页 |
3.2.3 理事长冒险精神与合作社农超对接行为 | 第26-29页 |
3.2.4 理事长合作精神与合作社农超对接行为 | 第29-32页 |
3.2.5 理事长学习精神与合作社农超对接行为 | 第32-35页 |
4 理事长企业家精神对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参与行为影响实证分析 | 第35-43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5-36页 |
4.2 变量设置 | 第36-37页 |
4.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7-38页 |
4.4 模型构建 | 第38-39页 |
4.5 回归分析 | 第39-43页 |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43-4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44-49页 |
5.2.1 政府层面 | 第44-46页 |
5.2.2 合作社层面 | 第46-49页 |
6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