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才思想对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启示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6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7-9页
        1.1.1 选题背景第7-8页
        1.1.2 选题意义第8-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3页
        1.2.1 学术著作方面第9-11页
        1.2.2 文章期刊方面第11-13页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第13-15页
        1.3.1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创新点与难点第15-16页
        1.4.1 创新点第15页
        1.4.2 难点第15-16页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才思想分析第16-24页
    2.1 人才培养的作用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第16-18页
        2.1.1 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质的要求第16-17页
        2.1.2 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量的要求第17-18页
    2.2 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引领社会发展第18-19页
        2.2.1 勇立潮头,引领创新第18页
        2.2.2 引领时代发展方向第18-19页
    2.3 人才的特质是鲜明的实践性第19-21页
        2.3.1 实践性是人才的基本特征第19页
        2.3.2 人才的实践活动是动脑与动手的结合第19-21页
    2.4 人才应具有规范社会秩序,服务受众的价值追求第21-24页
        2.4.1 人与人的和谐发展第21-22页
        2.4.2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22页
        2.4.3 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第22-24页
第3章 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4-32页
    3.1 依然存在结构性失调的问题第24-26页
        3.1.1 人才在质上的结构性失调第24-25页
        3.1.2 人才在量上的结构性失调第25-26页
    3.2 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尚需清晰第26-28页
        3.2.1 高校培养目标与教育定位缺乏层次性第26-27页
        3.2.2 对人才发展规律重视不足第27-28页
    3.3 创新与应用关系面临两难困境第28-30页
        3.3.1 人才缺乏完备的知识积淀第28-29页
        3.3.2 人才培养的实践应用环节弱化第29-30页
    3.4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第30-32页
        3.4.1 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受阻第30-31页
        3.4.2 社会需要得不到满足第31-32页
第4章 深化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改革的路径探析第32-41页
    4.1 深化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第32-35页
        4.1.1 提高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第32页
        4.1.2 充分发挥人才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第32-33页
        4.1.3 注重实践,追求创新第33-34页
        4.1.4 把满足社会需要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第34-35页
    4.2 深化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改革的措施建议第35-41页
        4.2.1 改革、调整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结构第35-36页
        4.2.2 合理分层,以人为本第36-37页
        4.2.3 采用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大胆创新第37-39页
        4.2.4 研究社会需求,保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39-41页
第5章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证券分析师的视域与价值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贷款集中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及监管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