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温敏性智能水凝胶及其应用 | 第10-15页 |
1.1.1 温敏性智能水凝胶的特点 | 第10-12页 |
1.1.2 温敏性智能水凝胶的制备 | 第12-13页 |
1.1.2.1 传统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第12页 |
1.1.2.2 多孔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第12-13页 |
1.1.3 温敏性智能水凝胶的应用 | 第13-15页 |
1.2 磁性纳米复合粒子及其应用 | 第15-17页 |
1.2.1 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 | 第15-16页 |
1.2.2 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应用 | 第16-17页 |
1.3 固定化酶的特点与应用 | 第17-18页 |
1.3.1 固定化酶的特点 | 第17-18页 |
1.3.2 固定化酶的应用 | 第18页 |
1.4 葡萄糖与胆固醇检测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4.1 葡萄糖的检测方法研究 | 第18-20页 |
1.4.2 胆固醇的检测方法研究 | 第20-21页 |
1.5 光纤多参数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5.1 光纤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 第21-22页 |
1.5.2 光纤多参数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第22页 |
1.6 选题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1.6.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1.6.2 课题来源 | 第23页 |
1.6.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水凝胶-磁性纳米复合粒子固定化酶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第25-51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6-31页 |
2.1.1 试剂及仪器 | 第26-27页 |
2.1.2 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第27-29页 |
2.1.2.1 水凝胶的制备 | 第27-28页 |
2.1.2.2 水凝胶的分析测试方法 | 第28-29页 |
2.1.3 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 第29-30页 |
2.1.3.1 SiO_2磁性纳米复合粒子(FSNPs)的制备 | 第29页 |
2.1.3.2 SiO_2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表征 | 第29-30页 |
2.1.4 磁性纳米复合粒子固定化酶的制备及活性测试 | 第30页 |
2.1.4.1 酶的固定步骤 | 第30页 |
2.1.4.2 固定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 第30页 |
2.1.5 光学氧敏感膜的制备 | 第30-31页 |
2.1.6 水凝胶-磁性固定化GOD复合物(PMIGC)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31页 |
2.1.6.1 PMIGC的制备 | 第31页 |
2.1.6.2 水凝胶-磁性固定化酶复合物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31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1-49页 |
2.2.1 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第31-39页 |
2.2.1.1 水凝胶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2.2.1.2 水凝胶AAm加入量的优化条件 | 第34-39页 |
2.2.2 SiO_2磁性纳米复合粒子及其固定化酶的制备与表征分析 | 第39-46页 |
2.2.2.1 FSNPs制备过程中的XRD图谱 | 第39-42页 |
2.2.2.2 FSNPs的比表面积分析 | 第42-43页 |
2.2.2.3 FSNPs和FSNPs固定化GOD的TEM分析 | 第43-44页 |
2.2.2.4 FSNPs和FSNPs固定化GOD的FT-IR分析 | 第44-46页 |
2.2.3 PMIGC的表征与性能 | 第46-4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3章 温度可控光纤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第51-64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51-54页 |
3.1.1 温度可控光纤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检测原理 | 第51-53页 |
3.1.2 温度可控光纤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与检测步骤 | 第53-54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54-62页 |
3.2.1 PMIGC酶催化“开关”效应 | 第54-55页 |
3.2.2 传感器使用条件的优化 | 第55-58页 |
3.2.3 温度可控光纤传感器的性能 | 第58-61页 |
3.2.4 传感器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61-62页 |
3.2.5 传感器与其它检测方法的对比 | 第6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4章 光纤胆固醇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第64-73页 |
4.1 传感器的构建及检测步骤 | 第64-65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65-72页 |
4.2.1 传感器的使用条件优化 | 第65-68页 |
4.2.2 光纤胆固醇传感器的性能 | 第68-71页 |
4.2.3 传感器在实际样品中的检测 | 第71-7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3-76页 |
5.1 结论 | 第73-75页 |
5.2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