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球菌论文

免疫调节肽CATHPb1抗耐药金葡菌感染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第19-21页
1 绪论第21-46页
    1.1 细菌耐药问题现状第21-24页
    1.2 免疫系统与抗感染第24-27页
        1.2.1 免疫系统第24页
        1.2.2 病原菌的免疫识别第24-26页
        1.2.3 感染部位病原菌的免疫清除第26-27页
    1.3 免疫治疗第27-33页
        1.3.1 模式识别受体激动剂第28-30页
        1.3.2 微生物信号分子第30-31页
        1.3.3 免疫调节肽第31-33页
    1.4 Cathelicidin第33-44页
        1.4.1 Cathelicidin的结构与分类第33-35页
        1.4.2 Cahelicidin的生物合成与组织分布第35-36页
        1.4.3 Cathelicidin的生物学活性第36-41页
        1.4.4 Cathelicidin家族抗菌肽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第41页
        1.4.5 多肽类新药开发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案第41-44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44-46页
        1.5.1 选题依据第44页
        1.5.2 研究内容第44-46页
2 缅甸蟒cahelicidins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46-59页
    2.1 引言第46页
    2.2 实验材料第46-47页
        2.2.1 实验动物第46页
        2.2.2 实验试剂第46页
        2.2.3 实验仪器第46-47页
        2.2.4 培养基和主要溶液第47页
    2.3 实验方法第47-51页
        2.3.1 基因挖掘第47页
        2.3.2 cDNA文库的构建第47-48页
        2.3.3 基因克隆第48-50页
        2.3.4 序列分析第50-51页
        2.3.5 组织表达谱分析第51页
        2.3.6 进化分析第51页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1-57页
        2.4.1 缅甸蟒cathelicidins的基因挖掘第51-52页
        2.4.2 缅甸蟒cathelicidins完整编码基因的克隆第52-55页
        2.4.3 物种间cahelicidins进化关联分析第55-57页
        2.4.4 CATHPbs的组织表达谱第57页
    2.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3 CATHPbs的体外活性筛选及毒理评价第59-80页
    3.1 引言第59页
    3.2 实验材料第59-60页
        3.2.1 多肽化学合成第59页
        3.2.2 菌株与细胞第59-60页
        3.2.3 实验动物第60页
        3.2.4 实验仪器第60页
    3.3 实验方法第60-69页
        3.3.1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与培养第60-61页
        3.3.2 人静脉血中性粒细胞的分离与培养第61页
        3.3.3 杀菌活性检测第61-62页
        3.3.4 杀菌动力学第62页
        3.3.5 抗细菌生物膜活性检测第62-63页
        3.3.6 抗真菌生物膜活性检测第63-64页
        3.3.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第64页
        3.3.8 实时定量PCR第64-65页
        3.3.9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第65-66页
        3.3.10 细胞毒性检测第66页
        3.3.11 溶血活性检测第66-67页
        3.3.12 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第67页
        3.3.13 稳定性分析第67-69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9-78页
        3.4.1 CATHPbs的体外杀菌活性筛选及杀菌动力学分析第69-70页
        3.4.2 CATHPbs的抗生物膜活性筛选第70-72页
        3.4.3 CATHPbs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筛选第72-74页
        3.4.4 CATHPbs的溶血及细胞毒性分析第74-77页
        3.4.5 CATHPbs的稳定性分析第77-78页
    3.5 本章小结第78-80页
4 CATHPb1的抗MRSA/VRSA感染模型评价及用药参考第80-85页
    4.1 引言第80页
    4.2 实验材料第80页
        4.2.1 实验动物第80页
        4.2.2 实验仪器第80页
    4.3 实验方法第80-81页
        4.3.1 病原菌预处理第80页
        4.3.2 不同给药途径第80-81页
        4.3.3 不同给药时间第81页
        4.3.4 不同给药剂量第81页
        4.3.5 MRSA/MSSA/E. coli感染小鼠模型第81页
        4.3.6 统计分析第81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81-84页
        4.4.1 不同给药途径对CATHPbl的抗耐药菌感染功效的影响第81页
        4.4.2 不同给药时间对CATHPbl的抗耐药菌感染功效的影响第81-82页
        4.4.3 不同给药剂量下CATHPbl的抗耐药菌感染效果第82-83页
        4.4.4 CATHPbl对多种致病菌感染模型的保护作用考察第83-84页
    4.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5 CATHPb1抗耐药金葡菌感染的多重机制研究第85-106页
    5.1 引言第85页
    5.2 实验材料第85页
        5.2.1 实验动物第85页
        5.2.2 实验仪器第85页
    5.3 实验方法第85-92页
        5.3.1 中性粒细胞缺陷型鼠模型第85-86页
        5.3.2 单核/巨噬细胞缺陷型鼠模型第86页
        5.3.3 流式细胞仪分析第86页
        5.3.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第86-87页
        5.3.5 胞内ROS检测第87页
        5.3.6 中性粒细胞杀菌效率检测第87-88页
        5.3.7 NETs形成实验第88页
        5.3.8 NETs降解性考察第88-89页
        5.3.9 NETs诱捕病原菌能力的考察第89页
        5.3.10 Western Blotting分析检测第89-90页
        5.3.11 Calcein-AM实验第90页
        5.3.1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第90-91页
        5.3.13 结构分析第91页
        5.3.14 数据处理分析第91-92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92-105页
        5.4.1 CATHPb1对微生物细胞膜的影响第92-94页
        5.4.2 CATHPb1的体内免疫调节活性依赖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第94-95页
        5.4.3 In vivo CATHPbl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趋化调控研究第95-96页
        5.4.4 In vivo CATHPbl对感染诱发的炎症的调控作用第96-101页
        5.4.5 CATHPbl对中性粒细胞的功能调控及作用机理研究第101-105页
    5.5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06-108页
    6.1 结论第106页
    6.2 创新点第106-107页
    6.3 展望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作者简介第11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19-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贫困地区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及其减贫效应研究--基于六盘山片区的微观实证
下一篇:社会信任、组织支持对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