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新型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合成与生物成像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主要符号表第16-17页
1 绪论第17-48页
    1.1 荧光分子探针概述第17页
    1.2 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机理第17-24页
        1.2.1 基于质子化-去质子化机理的荧光探针第18-19页
        1.2.2 基于络合作用机理的荧光探针第19-21页
        1.2.3 基于共价键的切断与形成机理的荧光探针第21-23页
        1.2.4 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荧光探针第23-24页
    1.3 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第24-34页
        1.3.1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原理与性质第24-25页
        1.3.2 基于稀土配合物的时间分辨荧光检测原理及应用第25-26页
        1.3.3 稀土配合物荧光分子探针的发展与应用第26-34页
    1.4 生物样品中生理活性小分子的产生及检测第34-46页
        1.4.1 次氯酸的产生及检测第35-39页
        1.4.2 小分子生物硫醇的产生及检测第39-43页
        1.4.3 细胞线粒体中次氯酸与小分子生物硫醇的产生及检测第43页
        1.4.4 可用于线粒体中次氯酸检测的荧光探针第43-45页
        1.4.5 可用于线粒体中小分子生物硫醇检测的荧光探针第45-46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想和研究内容第46-48页
2 一种基于铕(Ⅲ)配合物的新型次氯酸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第48-66页
    2.1 配体NPPTTA的合成与表征第49-52页
        2.1.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9-50页
        2.1.2 配体NPPTTA的合成路线第50页
        2.1.3 配体NPPTTA的合成步骤第50-52页
    2.2 探针NPPTTA-Eu~(3+)的设计原理与性质表征第52-59页
        2.2.1 探针的设计原理第52页
        2.2.2 探针NPPTTA-Eu~(3+)储备液的制备第52页
        2.2.3 探针NPPTTA-Eu~(3+)与次氯酸反应前后的荧光及吸收光谱第52-55页
        2.2.4 溶液pH值及其他活性氧组分对探针NPPTTA-Eu~(3+)与次氯酸反应的影响第55-57页
        2.2.5 探针NPPTTA-Eu~(3+)对不同浓度次氯酸的荧光响应第57-58页
        2.2.6 探针NPPTTA-Eu~(3+)对次氯酸荧光响应的动力学考察第58-59页
    2.3 探针NPPTTA-Eu~(3+)用于活体生物样品中次氯酸的时间分辨荧光成像测定第59-64页
        2.3.1 实验部分第59-61页
        2.3.2 结果与讨论第61-64页
    2.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3 一种基于铕(Ⅲ)配合物的线粒体靶向次氯酸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第66-82页
    3.1 配体Mito-NPSTTA的合成与表征第67-69页
        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67页
        3.1.2 配体Mito-NPSTTA的合成路线第67-68页
        3.1.3 配体Mito-NPSTTA的合成步骤第68-69页
    3.2 探针的设计原理与性质表征第69-76页
        3.2.1 探针的设计原理第69-70页
        3.2.2 探针储备液的制备第70页
        3.2.3 探针与次氯酸反应前后的荧光光谱第70-72页
        3.2.4 探针对次氯酸荧光响应的动力学考察第72页
        3.2.5 溶液pH值及其他活性氧组分对探针NPSTTA-Eu~(3+)与次氯酸反应的影响第72-74页
        3.2.6 探针NPSTTA-Eu~(3+)对不同浓度次氯酸的荧光响应第74-76页
    3.3 探针用于活体生物样品中次氯酸的时间分辨荧光成像测定第76-81页
        3.3.1 实验部分第76-77页
        3.3.2 结果与讨论第77-81页
    3.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4 一种基于铕(Ⅲ)/铽(Ⅲ)混合配合物的线粒体靶向比率型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第82-98页
    4.1 配体Mito-NSTTA的合成与表征第83-84页
        4.1.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第83页
        4.1.2 配体Mito-NSTTA的合成路线第83-84页
        4.1.3 配体Mito-NSTTA的合成步骤第84页
    4.2 探针的设计原理与性质表征第84-91页
        4.2.1 探针Mito-NSTTA-Eu~(3+)/Tb~(3+)的设计原理第84-85页
        4.2.2 探针储备液的配制第85页
        4.2.3 探针与生物硫醇反应前后的荧光光谱第85-87页
        4.2.4 探针对生物硫醇荧光响应的动力学考察第87-88页
        4.2.5 探针对生物硫醇荧光响应的特异性考察第88-89页
        4.2.6 探针Mito-NSTTA-Eu~(3+)/Tb~(3+)对不同浓度生物硫醇的比率型荧光响应第89-91页
    4.3 探针Mito-NSTTA-Tb~(3+)用于活体生物样品中生物硫醇的比率型时间分辨荧光测定第91-97页
        4.3.1 实验部分第91-93页
        4.3.2 结果与讨论第93-97页
    4.4 本章小结第97-98页
5 结论与展望第98-101页
    5.1 结论第98-99页
    5.2 论文的创新点第99页
    5.3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3页
附录A 主要化合物谱图第113-121页
攻读博士论文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作者介绍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O2基复合光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含氮硫杂环聚合物结构设计与红外光性能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