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 | 第15-16页 |
1.2 小波理论的发展 | 第16-18页 |
1.3 OFDM系统的发展简史 | 第18页 |
1.4 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18-21页 |
1.4.1 OFDM系统峰均比问题 | 第18-19页 |
1.4.2 OFDM系统的同步问题 | 第19-20页 |
1.4.3 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 | 第20-21页 |
1.5 本文的研究工作以及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OFDM技术以及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 | 第23-37页 |
2.1 无线移动通信信道的基本知识 | 第23-26页 |
2.1.1 无线信道 | 第23-25页 |
2.1.2 无线信道多径传播特性 | 第25-26页 |
2.1.3 多普勒频移特性 | 第26页 |
2.2 OFDM技术基本原理 | 第26-32页 |
2.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2 OFDM实现的过程图 | 第27-29页 |
2.2.3 OFDM系统的FFT实验 | 第29-30页 |
2.2.4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第30-31页 |
2.2.5 DFT/FFT实现的OFDM技术优缺点 | 第31-32页 |
2.3 小波变换基本原理 | 第32-36页 |
2.3.1 连续小波变换 | 第32-33页 |
2.3.2 离散小波变换 | 第33页 |
2.3.3 Haar小波 | 第33-34页 |
2.3.4 Daubechies小波 | 第34-35页 |
2.3.5 多分辨率分析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基于IFFT/FFT技术的OFDM系统PAPR降低方法研究 | 第37-53页 |
3.1 OFDM系统中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 | 第37-40页 |
3.1.1 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定义 | 第37-38页 |
3.1.2 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测量 | 第38页 |
3.1.3 信号峰值平均功率比对系统设计影响 | 第38-40页 |
3.2 预畸变技术降低OFDM系统的PAPR方法 | 第40-43页 |
3.2.1 限幅类技术 | 第40-42页 |
3.2.2 压缩扩张变换 | 第42-43页 |
3.3 编码类技术减小OFDM系统PAPR的方法 | 第43-44页 |
3.4 概率类技术降低OFDM系统PAPR的方法 | 第44-51页 |
3.4.1 选择性映射(SLM)方法 | 第45-48页 |
3.4.2 部分传输序列(PTS)方法 | 第48-51页 |
3.4.3 修改过后的PTS方法即次最优组合方法 | 第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基于DWT-OFDM技术新的PAPR降低方法研究 | 第53-69页 |
4.1 DWT-OFDM基本原理 | 第53-55页 |
4.2 DWT-OFDM系统小波基的种类以及选择分析 | 第55-56页 |
4.2.1 小波基选择标准 | 第55页 |
4.2.2 常见的小波基 | 第55-56页 |
4.3 DWT-OFDM系统不同小波基的仿真实现 | 第56-67页 |
4.3.1 信道模型 | 第56-59页 |
4.3.2 DWT-OFDM仿真平台 | 第59-60页 |
4.3.3 新的限幅技术降低PAPR | 第60-61页 |
4.3.4 Haar小波基 | 第61-63页 |
4.3.5 Daubechies小波基 | 第63-64页 |
4.3.6 Symlet小波基 | 第64-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总结 | 第69-70页 |
5.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78页 |
1. 基本情况 | 第77页 |
2. 教育背景 | 第77页 |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3.1 申请(授权)专利 | 第77页 |
3.2 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