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6-19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7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9-21页 |
2.1.1 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界定 | 第19页 |
2.1.2 绩效考核体系概念 | 第19-20页 |
2.1.3 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 | 第20-21页 |
2.2 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基础理论 | 第21-23页 |
2.3 基于不同目标的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 第23-27页 |
2.3.1 基于目标责任制的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 第23-24页 |
2.3.2 基于社会服务承诺制的乡镇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 第24-25页 |
2.3.3 基于效能监察的乡镇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 第25页 |
2.3.4 基于效能建设的乡镇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 第25-27页 |
第三章 H县D镇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7-39页 |
3.1 H县D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3.1.1 H县D镇政府基本情况 | 第27页 |
3.1.2 H县D镇政府工作人员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3.2 H县D镇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现状 | 第28-36页 |
3.2.1 H县D镇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 第28-30页 |
3.2.2 H县D镇政府工作人员对绩效考核体系的评价 | 第30-34页 |
3.2.3 H县D镇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3.3 D镇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39页 |
3.3.1 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理论指导 | 第36页 |
3.3.2 缺乏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正确认识 | 第36页 |
3.3.3 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 | 第36-37页 |
3.3.4 绩效考核主体比较单一 | 第37页 |
3.3.5 绩效考核实施措施不足 | 第37页 |
3.3.6 绩效考核约束保障不足 | 第37-39页 |
第四章 H县D镇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对策 | 第39-51页 |
4.1 H县D镇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的原则 | 第39-40页 |
4.2 H县D镇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40-45页 |
4.2.1 考核指标的选取 | 第40-43页 |
4.2.2 考核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3-45页 |
4.3 H县D镇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 | 第45-47页 |
4.3.1 绩效考核主体的多元化 | 第45页 |
4.3.2 绩效考核对象和周期的确定 | 第45页 |
4.3.3 绩效考核的计分方法 | 第45-46页 |
4.3.4 绩效考核结果等次设置 | 第46页 |
4.3.5 绩效考核的监督和申诉 | 第46页 |
4.3.6 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 | 第46-47页 |
4.4 H县D镇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保障 | 第47-51页 |
4.4.1 做好绩效考核体系定位工作 | 第47-48页 |
4.4.2 切实保障绩效考核过程的公平与公正 | 第48页 |
4.4.3 提升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 第48-49页 |
4.4.4 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的保障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1页 |
5.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