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宝鸡申新纱厂旧址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工业遗产保护的必要性第9页
    1.2 机遇与挑战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程第10页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0-13页
        1.4.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4.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第二章 申新纱厂发展历程第13-17页
第三章 申新纱厂遗产构成及现状第17-23页
    3.1 遗产区位第17-20页
    3.2 遗产特征第20-23页
第四章 申新纱厂旧址价值分析第23-27页
    4.1 工业遗产价值特征第23-24页
    4.2 申新纱厂价值分析第24-27页
        4.2.1 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见证第24页
        4.2.2 二战时期我国纺织业发展水平的典型体现第24页
        4.2.3 是宝鸡乃至全国抗战时期工业遗产的典型代表第24页
        4.2.4 保留了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厂房第24-27页
第五章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实践第27-34页
    5.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实践第27-29页
        5.1.1 铁桥峡谷第27-28页
        5.1.2 德国鲁尔区第28-29页
    5.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实践第29-32页
        5.2.1 西安大华1935第30-31页
        5.2.2 北京首钢冬奥广场改造第31-32页
    5.3 经验及借鉴第32-34页
第六章 申新纱厂保护策略第34-39页
    6.1 工业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第34-35页
        6.1.1 历史真实性与遗产风貌完整性原则第34页
        6.1.2 保护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原则第34页
        6.1.3 整体保护与分级保护相结合原则第34-35页
    6.2 申新纱厂旧址保护措施第35-37页
        6.2.1 维修有安全隐患的历史建筑第35页
        6.2.2 提升申新纱厂旧址的环境风貌第35-36页
        6.2.3 完善申新纱厂管理体系第36页
        6.2.4 加强民间参与及遗产教育第36-37页
    6.3 制定申新纱厂文物保护规划第37页
    6.4 完善工业遗产保护制度第37-39页
第七章 申新纱厂再利用方案第39-45页
    7.1 保护与再利用的关系第39-40页
        7.1.1 再利用是保护的方式之一第39页
        7.1.2 再利用赋予工业遗产新的使用价值第39-40页
    7.2 申新纱厂的再利用原则第40-41页
        7.2.1 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第40页
        7.2.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40页
        7.2.3 整体统筹兼顾的原则第40-41页
    7.3 申新纱厂的再利用方案第41-45页
        7.3.1 确定申新纱厂的新发展定位第41页
        7.3.2 建立申新纱厂工业博物馆第41-42页
        7.3.3 将老厂区建设成为城市文化公园第42页
        7.3.4 引入文创、艺术等第三产业第42-43页
        7.3.5 发展旅游业第43-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街旁绿地游憩功能空间衰减研究
下一篇:基于生态安全的县域生态文明规划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