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 | 第12-13页 |
1 前言 | 第13-20页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2 滴灌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3 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在生产上的意义 | 第16-17页 |
1.2.4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7页 |
1.3 研究方案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拟解决的问题 | 第18-19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2.1 试验地自然环境情况与气候条件 | 第20-21页 |
2.1.1 试验地土壤及基础地力情况 | 第20页 |
2.1.2 试验地的气象数据资料 | 第20-21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1-22页 |
2.2.1 试验方案 | 第21页 |
2.2.2 小区规格 | 第21页 |
2.2.3 滴灌设备 | 第21页 |
2.2.4 秸秆还田方案 | 第21页 |
2.2.5 施肥方案 | 第21-22页 |
2.2.6 灌水方案 | 第22页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2-26页 |
2.3.1 玉米生长发育规律 | 第22-23页 |
2.3.2 氮素积累、分配及利用效率 | 第23-24页 |
2.3.3 土壤耕层结构指标 | 第24页 |
2.3.4 土壤水氮分布与灌溉水利用效率 | 第24-25页 |
2.3.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第25页 |
2.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60页 |
3.1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26-32页 |
3.1.1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26-29页 |
3.1.2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29-32页 |
3.2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措施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2-41页 |
3.2.1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玉米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32-36页 |
3.2.2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玉米LAI变化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3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玉米上、中和下层SPAD值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4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玉米水氮分布规律的影响 | 第41-48页 |
3.3.1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第41-45页 |
3.3.2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第45-48页 |
3.4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植株氮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第48-56页 |
3.4.1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玉米生育进程中氮积累量的影响 | 第48-50页 |
3.4.2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氮积累速率的影响 | 第50-52页 |
3.4.3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玉米生育进程中不同器官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第52-56页 |
3.5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56-60页 |
3.5.1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第56-58页 |
3.5.2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第58-60页 |
4 讨论 | 第60-64页 |
4.1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夏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4.2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与植株氮素积累和分配的调控效应 | 第61-62页 |
4.3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水氮分布规律的影响 | 第62页 |
4.4 滴灌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地力提升的作用 | 第62-63页 |
4.5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