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冷却塔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热源塔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无填料冷却塔实验平台 | 第22-31页 |
2.1 无填料冷却塔特点 | 第22-23页 |
2.2 热源塔与冷却塔差异 | 第23-24页 |
2.3 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2.4 实验测量 | 第25-29页 |
2.4.1 温度的测量 | 第26-27页 |
2.4.2 循环水流量的测量 | 第27页 |
2.4.3 风量的测量 | 第27-28页 |
2.4.4 密度的测量 | 第28-29页 |
2.5 不确定性分析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液滴受力分析及热质交换原理 | 第31-40页 |
3.1 水滴在重力场中的二维运动 | 第31-32页 |
3.2 无填料冷却塔空气-液滴的流动方向 | 第32-33页 |
3.2.1 逆流流动 | 第32页 |
3.2.2 顺流流动 | 第32页 |
3.2.3 混合流动 | 第32-33页 |
3.3 不同冷却塔内单个液滴受力分析 | 第33-35页 |
3.3.1 下喷式下进风冷却塔液滴受力分析 | 第33页 |
3.3.2 下喷式上进风冷却塔液滴受力分析 | 第33-34页 |
3.3.3 上喷式下进风冷却塔液滴受力分析 | 第34页 |
3.3.4 上喷式上进风冷却塔液滴受力分析 | 第34-35页 |
3.4 热质交换原理 | 第35-39页 |
3.4.1 夏季工况下冷却塔内热质交换过程分析 | 第36-37页 |
3.4.2 冬季工况下热源塔内热质交换过程分析 | 第37-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无填料冷却塔冷却性能实验 | 第40-47页 |
4.1 冷却塔实验系统介绍 | 第40-41页 |
4.2 冷却效率的定义 | 第41页 |
4.3 实验数据及分析 | 第41-45页 |
4.3.1 进风位置对冷却塔冷却效率的影响 | 第42页 |
4.3.2 喷嘴位置对冷却塔冷却效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3 气水比对冷却塔冷却效率及散热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4 空气温度对冷却塔冷却效率及散热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5 循环水进水温度对冷却塔冷却效率及散热量的影响 | 第45页 |
4.4 实验结论 | 第45-47页 |
第5章 冬季逆用作热源塔时换热性能实验 | 第47-55页 |
5.1 热源塔系统介绍及实验设计 | 第47页 |
5.2 吸热效率的定义 | 第47-48页 |
5.3 实验数据和分析 | 第48-53页 |
5.3.1 进风位置对热源塔吸热效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5.3.2 喷嘴位置对热源塔吸热效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5.3.3 空气温度对热源塔吸热效率及吸热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5.3.4 相对湿度对热源塔吸热效率及吸热量的影响 | 第51页 |
5.3.5 气水比对热源塔吸热效率及吸热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5.3.6 溶液入口温度对热源塔吸热效率及吸热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5.4 结论 | 第53-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