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3-21页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3.1 景观异质性研究 | 第15-16页 |
1.3.2 传粉昆虫多样性研究 | 第16-17页 |
1.3.3 景观异质性与传粉昆虫多样性关系研究 | 第17-21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1-25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1-23页 |
2.1.1 地貌类型 | 第21-22页 |
2.1.2 气象气候 | 第22页 |
2.1.3 水文土壤 | 第22-23页 |
2.1.4 生物资源 | 第23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3-25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5-31页 |
3.1 样地设置 | 第25页 |
3.2 样品采集与鉴定 | 第25-26页 |
3.3 数据分析 | 第26-30页 |
3.3.1 景观异质性分析 | 第26-28页 |
3.3.2 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 | 第28-29页 |
3.3.3 群落排序分析 | 第29页 |
3.3.4 景观结构对物种多样性影响分析 | 第29页 |
3.3.5 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3.4 技术路线图 | 第30-31页 |
4 景观异质性特征研究 | 第31-39页 |
4.1 不同地貌区生境特征 | 第31-33页 |
4.2 景观异质性表征 | 第33-34页 |
4.3 景观结构特征的多尺度分析 | 第34-36页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36-39页 |
5 传粉昆虫群落组成特征 | 第39-45页 |
5.1 农田与林地的传粉昆虫群落组成 | 第39-41页 |
5.2 不同地貌类型间农田与林地传粉昆虫群落多样性比较 | 第41-42页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42-45页 |
6 传粉昆虫群落对季节变化和地貌类型的响应 | 第45-53页 |
6.1 传粉昆虫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特征 | 第45-48页 |
6.1.1 传粉昆虫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 第45-46页 |
6.1.2 春秋两季传粉昆虫多样性异质性分析 | 第46-48页 |
6.2 秋季不同地貌类型对传粉昆虫的影响 | 第48-51页 |
6.2.1 不同地貌类型中传粉昆虫多样性分析 | 第48-49页 |
6.2.2 传粉昆虫群落与环境因素相关性分析 | 第49-51页 |
6.3 讨论与小结 | 第51-53页 |
7 景观异质性对传粉昆虫多样性的多尺度效应 | 第53-59页 |
7.1 景观异质性对传粉昆虫群落的多尺度影响 | 第53-54页 |
7.2 景观异质性对传粉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7.2.1 景观异质性对传粉昆虫丰富度的影响分析 | 第54-56页 |
7.2.2 传粉昆虫对景观结构变化的响应 | 第56页 |
7.3 讨论与小结 | 第56-59页 |
8 讨论与结论 | 第59-67页 |
8.1 讨论 | 第59-62页 |
8.1.1 季节变化对传粉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8.1.2 地貌类型对传粉昆虫群落组成差异的影响 | 第60-61页 |
8.1.3 传粉昆虫多样性对景观异质性的响应 | 第61-62页 |
8.2 结论 | 第62-63页 |
8.3 创新点 | 第63-64页 |
8.4 不足与展望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