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6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醴陵釉下五彩日用瓷与意象符号的概述 | 第18-27页 |
第一节 醴陵釉下五彩日用瓷的概述 | 第18-24页 |
一、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历史溯源 | 第18-20页 |
二、醴陵釉下五彩日用瓷的特质与范畴 | 第20-21页 |
三、醴陵釉下五彩日用瓷的发展现状 | 第21-24页 |
第二节 意象符号的概述 | 第24-27页 |
一、意象符号的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二、意象符号与釉下五彩瓷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醴陵釉下五彩日用瓷意象符号的探究 | 第27-45页 |
第一节 醴陵釉下五彩日用瓷意象符号的分类 | 第27-28页 |
一、直观性的图像符号 | 第27-28页 |
二、接近性的指示符号 | 第28页 |
三、约定俗成的象征符号 | 第28页 |
第二节 醴陵釉下五彩日用瓷意象符号的特征 | 第28-35页 |
一、水墨画的笔韵情趣 | 第28-30页 |
二、淡而有神的色彩 | 第30-33页 |
三、统一对比的形式美 | 第33-35页 |
第三节 醴陵釉下五彩日用瓷意象符号的寓意 | 第35-42页 |
一、植物类装饰题材寓意 | 第35-36页 |
二、动物类装饰题材寓意 | 第36-37页 |
三、人物类装饰题材寓意 | 第37-38页 |
四、文字类装饰题材寓意 | 第38-41页 |
五、几何类装饰题材寓意 | 第41-42页 |
第四节 醴陵釉下五彩日用瓷意象符号的不同时期 | 第42-45页 |
一、清末至民国时期 | 第42-44页 |
二、新中国成立之后 | 第44-45页 |
第四章 醴陵釉下五彩日用瓷意象符号装饰应用设计研究 | 第45-62页 |
第一节 意象符号在日用瓷装饰应用的案例分析 | 第45-48页 |
一、北京峰会《盛世如意》餐具 | 第45-46页 |
二、丹麦皇家哥本哈根《大唐草》餐具 | 第46-48页 |
第二节 意象符号在日用瓷装饰中的特性解析 | 第48-50页 |
一、日用瓷装饰中意象的模糊性 | 第48-49页 |
二、日用瓷装饰中意象的非独立性 | 第49-50页 |
第三节 意象符号在醴陵釉下五彩日用瓷装饰中的设计原则 | 第50-51页 |
一、善用其形,传达其神 | 第50页 |
二、感召时代,顺应趋势 | 第50-51页 |
三、立足传统,融合多元 | 第51页 |
第四节 意象符号在醴陵釉下五彩日用瓷装饰中的设计应用 | 第51-62页 |
一、设计定位分析 | 第51-56页 |
二、意象符号的选定及提取 | 第56-58页 |
三、意象符号的具体应用 | 第58-62页 |
第五章 后续空间及未来展望 | 第62-64页 |
第一节 后续空间 | 第62-63页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第63-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