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期货贸易论文

市场完备性、投资者行为与期权定价研究

中文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8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研究主题及意义第12-18页
        1.2.1 研究主题第12-17页
        1.2.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3 问题的提出第18-26页
        1.3.1 异象的证据第18-19页
        1.3.2 经典理论的解释第19-23页
        1.3.3 行为学视角的解释第23-26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26-31页
        1.4.1 研究内容第26-29页
        1.4.2 研究思路第29-30页
        1.4.3 逻辑框架第30-31页
    1.5 研究方法、难点与创新第31-35页
        1.5.1 研究方法第31-33页
        1.5.2 技术难点第33页
        1.5.3 主要创新点第33-35页
    1.6 小结第35-38页
第二章 完备市场期权定价第38-73页
    2.1 引言第38页
    2.2 常利率可转债模型第38-54页
        2.2.1 险企可转债特性第39-41页
        2.2.2 离散情景分析第41-44页
        2.2.3 连续时间模型第44-51页
        2.2.4 经验分析第51-54页
    2.3 随机利率可转债模型第54-71页
        2.3.1 模型构造第56-59页
        2.3.2 条款处理第59-63页
        2.3.3 循环定价第63-65页
        2.3.4 数值运算第65-71页
    2.4 小结第71-73页
第三章 非完备市场期权定价第73-93页
    3.1 引言第73页
    3.2 非完备市场分离债模型第73-84页
        3.2.1 买空限制的影响第75-77页
        3.2.2 卖空限制的影响第77-80页
        3.2.3 分离债模型第80-81页
        3.2.4 算例分析第81-84页
    3.3 非完备市场可转债模型第84-91页
        3.3.1 转股权属性第84-85页
        3.3.2 模型基础第85-86页
        3.3.3 债券远期价值第86页
        3.3.4 买空限制的影响第86-89页
        3.3.5 可转债模型第89页
        3.3.6 经验分析第89-91页
    3.4 小结第91-93页
第四章 市场完各性与模型定价误差第93-104页
    4.1 引言第93页
    4.2 基本假设与数据处理第93-95页
        4.2.1 基本假设第93-94页
        4.2.2 数据处理第94-95页
    4.3 建立假说第95-96页
    4.4 模型定价与误差分析第96-102页
        4.4.1 误差的界定第96-97页
        4.4.2 完备市场模型误差第97-99页
        4.4.3 非完备市场模型误差第99-102页
    4.5 小结第102-104页
第五章 投资者情绪与无模型偏度第104-131页
    5.1 引言第104页
    5.2 研究设计第104-109页
        5.2.1 基本原理第104-108页
        5.2.2 偏度测算第108-109页
    5.3 情绪类型与偏度关系第109-116页
        5.3.1 描述性统计第109-112页
        5.3.2 研究结果第112-115页
        5.3.3 稳健性检验第115-116页
    5.4 情绪性质与偏度关系第116-129页
        5.4.1 基本面与偏度第117-118页
        5.4.2 情绪指标选取第118-119页
        5.4.3 情绪指数提纯第119-121页
        5.4.4 情绪性质鉴定第121-125页
        5.4.5 经验分析第125-128页
        5.4.6 稳健性检验第128-129页
    5.5 小结第129-131页
第六章 非完备市场下有限理性的期权定价第131-152页
    6.1 引言第131页
    6.2 投机行为形成机理第131-133页
        6.2.1 异质信念第131-132页
        6.2.2 卖空限制第132页
        6.2.3 投机性泡沫第132-133页
    6.3 研究基础第133-135页
        6.3.1 前提假设第133-134页
        6.3.2 数据处理第134-135页
        6.3.3 基本假说第135页
    6.4 期权定价模型第135-145页
        6.4.1 理论建模第136-141页
        6.4.2 模型说明第141-143页
        6.4.3 理论含义第143-145页
    6.5 经验分析第145-150页
        6.5.1 参数估计第145-147页
        6.5.2 分析结果第147-150页
    6.6 小结第150-152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52-156页
    7.1 全文工作总结第152页
    7.2 主要结论及建议第152-155页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55-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5页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与参研项目第165-166页
后记第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EGγ-蛋白酶体参与调节自身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下一篇:Nurr1通过抑制p21waf1/eip1促进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再生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