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西北生态环境脆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2-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因素的响应研究第14-16页
        1.2.2 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植被变化研究第16-18页
        1.2.3 植被变化与地表径流的关系研究第18-19页
        1.2.4 存在的问题第19页
    1.3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 技术路线第20-21页
    1.5 论文组织第21-23页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第23-35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3-28页
        2.1.1 地理区位第23-24页
        2.1.2 气候特征第24-25页
        2.1.3 植被特征第25-27页
        2.1.4 水文特征第27-28页
        2.1.5 社会经济概况第28页
    2.2 数据源及处理方法第28-34页
        2.2.1 数据源第28-29页
        2.2.2 植被NDVI数据处理第29-31页
        2.2.3 气候资料第31-32页
        2.2.4 植被类型数据第32-33页
        2.2.5 数字高程(DEM)数据第33页
        2.2.6 水文数据第33-34页
    2.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3 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第35-59页
    3.1 研究方法第35-36页
        3.1.1 一元线性回归趋势线法第35-36页
        3.1.2 变异系数第36页
    3.2 三大内陆河流域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特征第36-43页
        3.2.1 植被NDVImax空间分布第36-37页
        3.2.2 植被NDVImax沿经纬度分布特征第37-39页
        3.2.3 植被NDVImax沿海拔分布特征第39-40页
        3.2.4 植被NDVImax沿坡向、坡度分布特征第40-42页
        3.2.5 植被稀疏区年际变化特征第42-43页
    3.3 三大内陆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时序特征第43-47页
        3.3.1 植被NDVImax年内变化第43-44页
        3.3.2 植被NDVImax年均值和生长季均值的年际变化第44-45页
        3.3.3 不同季节植被NDVImax均值的年际变化第45-47页
    3.4 三大内陆河流域植被NDVImax空间变化特征第47-54页
        3.4.1 植被NDVImax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规律第47-49页
        3.4.2 植被NDVImax变化趋势的海拔分异规律第49-51页
        3.4.3 植被NDVImax变化趋势的坡向和坡度分异规律第51-53页
        3.4.4 不同季节植被NDVImax的空间变化特征第53-54页
    3.5 三大内陆河流域植被NDVImax稳定性分析第54-56页
    3.6 讨论与小结第56-59页
4 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气候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第59-77页
    4.1 研究方法第59-61页
        4.1.1 小波分析第59-60页
        4.1.2 突变点检测第60-61页
    4.2 气温和降水量年内特征第61-62页
    4.3 气温和降水时序特征第62-71页
        4.3.1 气温和降水年际变化第62-64页
        4.3.2 不同季节气温、降水年际变化第64-67页
        4.3.3 气温和降水突变性检测第67-68页
        4.3.4 周期性分析第68-71页
    4.4 气温和降水空间特征第71-75页
        4.4.1 1980-2015年气温和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第71-72页
        4.4.2 2000-2015年气温和降水空间变化特征第72-75页
    4.5 讨论与小结第75-77页
5 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的关系研究第77-96页
    5.1 研究方法第77-80页
        5.1.1 有效降水量的计算第77页
        5.1.2 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复相关系数的计算第77-78页
        5.1.3 残差分析方法第78-79页
        5.1.4 Hurst指数第79-80页
    5.2 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植被覆盖与气候关系分析第80-86页
        5.2.1 有效降水量特征第80-81页
        5.2.2 植被NDVImax与气温、降水和有效降水的相关性第81-82页
        5.2.3 各季节植被NDVImax与气温、降水的相关性第82-83页
        5.2.4 各季节植被NDVImax与气温、降水的滞后性第83-84页
        5.2.5 植被NDVImax与4-8月气温、降水相关性第84-86页
    5.3 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关系的空间特征分析第86-89页
        5.3.1 植被NDVImax与年均气温、降水相关性的空间特征第86-87页
        5.3.2 不同季节植被NDVImax与气温、降水相关性的空间特征第87-89页
    5.4 非气候因素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研究第89-90页
    5.5 三大内陆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分析第90-92页
    5.6 讨论与小结第92-96页
6 典型区域植被覆盖变化与径流的关系研究第96-104页
    6.1 典型区域的选取第96-97页
    6.2 植被NDVImax时序数据融合第97页
    6.3 植被NDVImax与径流的年内特征分析第97-98页
    6.4 植被NDVImax与径流的年际特征分析第98-100页
    6.5 植被NDVImax与径流的相关性分析第100-101页
    6.6 植被NDVImax与径流深的关系分析第101-102页
    6.7 讨论与小结第102-10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04-107页
    7.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第104-105页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第105-106页
    7.3 不足与展望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8-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风险感知、环境规制与环境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北省生猪规模养殖户的调查
下一篇:基于消费者认知的茶叶供应链品牌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