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民族主义与陈铨戏剧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第一节 本文的依据及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说明 | 第12-14页 |
一、民族与国家、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 | 第12-13页 |
二、战国策派成员 | 第13-14页 |
第一章 陈铨与战国策派战时民族主义 | 第14-28页 |
第一节 现代文学视域下民族主义的演变 | 第14-18页 |
第二节 西方理论观照下战国策派战时民族主义的形成 | 第18-24页 |
第三节 陈铨战时民族主义文学观的建构 | 第24-28页 |
第二章 陈铨戏剧对战时民族主义的悲剧书写 | 第28-43页 |
第一节 悲剧人物形象 | 第28-35页 |
一、女性“力人”与男性“赤子” | 第28-31页 |
二、反战主义者与个人主义者 | 第31-35页 |
第二节 悲剧书写策略 | 第35-43页 |
一、锁闭式的金字塔结构 | 第35-37页 |
二、观众高级知悉 | 第37-39页 |
三、独白和沉默 | 第39-43页 |
第三章 陈铨戏剧评价与战时民族主义定位 | 第43-56页 |
第一节 历史现场中的《野玫瑰》之争 | 第43-47页 |
第二节 学术视野下的重新审视 | 第47-56页 |
一、陈铨戏剧评价 | 第47-52页 |
二、战时民族主义定位 | 第52-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