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章 郁达夫旧体诗词生命意识的内涵 | 第15-39页 |
第一节 自然空间里的生命悖论 | 第15-22页 |
一、“为恋林间一水湾”——自然生命的自在性 | 第15-17页 |
二、“青衫自古累儒冠”——自然“局外人”的心态 | 第17-22页 |
第二节 行走于路上的生命形态 | 第22-29页 |
一、“客梦频年驮马背”——萦回郁结的“客人”意识 | 第23-26页 |
二、“危巢日覆家何在”——凝望追寻的生命“家园” | 第26-29页 |
第三节 孤独个体的存在体悟 | 第29-39页 |
一、“寸心牢落鬓丝知”——孤独的生命底蕴 | 第29-31页 |
二、“野马尘埃幻似烟”——虚无的存在本质 | 第31-33页 |
三、“我将青矜遮傲骨”——刚柔并济的生命策略 | 第33-39页 |
第二章 郁达夫旧体诗词内在生命的外在艺术特征 | 第39-52页 |
第一节 “自我”化的抒情模式 | 第39-42页 |
第二节 寄寓生命情绪的意象营造 | 第42-47页 |
第三节 自我情感与人物典故的生命共鸣 | 第47-52页 |
第三章 小说观照下生命意识的“诗文互补”及“诗文之别” | 第52-64页 |
第一节 郁达夫生命意识的“诗文互补” | 第52-56页 |
第二节 “诗文之别”对比中的矛盾书写 | 第56-64页 |
一、两种文体不同的生命姿态——“卑己自牧”与高傲自信 | 第56-58页 |
二、两种文体不同的文学理想——文以载“道”和诗以抒“己” | 第58-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