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考虑多因素的硫酸钠侵蚀混凝土数值预测模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课题来源第8页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述第9-14页
        1.3.1 硫酸钠扩散及侵蚀机理研究现状第9-11页
        1.3.2 硫酸钠侵蚀混凝土预测模型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3 硫酸钠侵蚀加速试验研究现状第14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侵蚀关键过程分析及理论模型研究第16-39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硫酸钠侵蚀传质过程的研究第16-20页
        2.2.1 混凝土材料的均质性假设第16-18页
        2.2.2 电解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第18-19页
        2.2.3 物质传输的驱动力第19-20页
    2.3 化学反应过程第20-29页
        2.3.1 化学过程机理分析第20-23页
        2.3.2 化学反应对质量传递的作用第23-25页
        2.3.3 反应过程中的固液平衡第25-29页
    2.4 考虑温度的作用第29-34页
        2.4.1 非等温过程对传质的作用第29-32页
        2.4.2 温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第32-34页
    2.5 考虑多因素多离子作用的硫酸根离子质量传递方程建立第34-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硫酸钠侵蚀模型数值求解及实验验证第39-61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模型中与实验相对应的参数确定第39-44页
        3.2.1 混凝土初始孔隙率的确定第39-41页
        3.2.2 固液平衡曲线的确定第41-42页
        3.2.3 温度作用相关参数的确定第42-44页
    3.3 硫酸钠侵蚀实验第44-52页
        3.3.1 混凝土试件制作第44-46页
        3.3.2 混凝土侵蚀方案及各工况实现方式第46-47页
        3.3.3 化学滴定实验第47-50页
        3.3.4 实验误差分析第50-52页
    3.4 模型数值求解第52-60页
        3.4.1 COMSOL软件简介第52页
        3.4.2 COMSOL模型建立及求解第52-57页
        3.4.3 模型求解与实验结果对比第57-60页
    3.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4章 侵蚀模型可靠性及多因素影响分析第61-85页
    4.0 引言第61页
    4.1 与现有模型的对比及分析第61-73页
        4.1.1 对现有模型的说明第61-62页
        4.1.2 模型对比分析第62-67页
        4.1.3 模型与试验差异分析第67-69页
        4.1.4 模型修正第69-73页
    4.2 浓度工况下模拟与实验分析第73-76页
        4.2.1 浓度工况下模拟第73-75页
        4.2.2 浓度工况下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第75-76页
    4.3 PH工况下模拟与实验分析第76-78页
        4.3.1 pH工况下模拟第76-77页
        4.3.2 pH工况实验结果分析第77-78页
    4.4 混凝土材料工况下的模拟与实验分析第78-80页
        4.4.1 混凝土材料工况下的模拟第78-80页
        4.4.2 混凝土材料工况下的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第80页
    4.5 外溶液温度工况下的模拟与实验分析第80-84页
        4.5.1 外溶液温度工况下的模拟第80-82页
        4.5.2 温度工况下的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第82-84页
    4.6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结论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哈尔滨城市路网与冬季道路风环境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碳硅壳核多孔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