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性符际翻译研究--以毕业创作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7-12页 |
论文的意义及现状 | 第7-10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缘起及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该课题研究的缘起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 从空白画布开始构建图像世界 | 第12-20页 |
1.1 构建多义、开放式的图像叙事形式 | 第12-16页 |
1.1.1 一件木刻作品引发的创作课题 | 第13-15页 |
1.1.2 形式的利与弊 | 第15-16页 |
1.2 现实世界的经验 | 第16-20页 |
1.2.1 日常语言及符号的经验 | 第16-17页 |
1.2.2 艺术语言及计算机语言的经验 | 第17-20页 |
2 创建基本材料 | 第20-25页 |
2.1 基本图像符号 | 第20-22页 |
2.1.1 创建基本的图像符号 | 第20-21页 |
2.1.2 图像符号的样式 | 第21-22页 |
2.1.3 赋予材料属性及概念的方法 | 第22页 |
2.2 编码 | 第22-25页 |
2.2.1 为图像词条建立辞典 | 第22-23页 |
2.2.2 创建索引及检索系统 | 第23-25页 |
3 为材料建立关系及材料的应用 | 第25-39页 |
3.1 材料间的关系 | 第25-39页 |
3.1.1 线形关联样式及其应用案例 | 第25-32页 |
3.1.2 空间关联样式及其应用案例 | 第32-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