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钢桁梁斜拉桥施工过程参数识别及敏感性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钢桁梁斜拉桥发展概述 | 第10-15页 |
1.1.1 国外大跨径钢桁梁斜拉桥的发展 | 第10-12页 |
1.1.2 国内大跨度钢桁梁斜拉桥的发展 | 第12-15页 |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施工控制基本理论 | 第17-26页 |
2.1 斜拉桥施工控制概述 | 第17-19页 |
2.1.1 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目地与意义 | 第17-18页 |
2.1.2 斜拉桥施工控制的方法与应用 | 第18-19页 |
2.2 斜拉桥施工过程仿真分析方法 | 第19-22页 |
2.2.1 正装计算法 | 第20页 |
2.2.2 倒装计算法 | 第20-21页 |
2.2.3 无应力状态法 | 第21-22页 |
2.3 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以及处理方法 | 第22-26页 |
2.3.1 引起结构状态误差的设计参数 | 第22-23页 |
2.3.2 误差处理方法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参数敏感性影响分析 | 第26-49页 |
3.1 工程简介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6-27页 |
3.1.1 工程简介 | 第26页 |
3.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3.2 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 第27-28页 |
3.3 主梁自重的影响 | 第28-32页 |
3.3.1 主梁成桥线形 | 第28-29页 |
3.3.2 成桥索力 | 第29-30页 |
3.3.3 成桥塔偏 | 第30页 |
3.3.4 成桥主梁内力 | 第30-31页 |
3.3.5 成桥主塔内力 | 第31-32页 |
3.4 主梁刚度的影响 | 第32-36页 |
3.4.1 成桥主梁线形 | 第33页 |
3.4.2 成桥索力 | 第33-34页 |
3.4.3 成桥塔偏 | 第34页 |
3.4.4 成桥主梁内力 | 第34-35页 |
3.4.5 成桥主塔内力 | 第35-36页 |
3.5 斜拉索弹模的影响 | 第36-40页 |
3.5.1 成桥主梁线形 | 第37页 |
3.5.2 成桥索力 | 第37-38页 |
3.5.3 成桥塔偏 | 第38页 |
3.5.4 成桥主梁内力 | 第38-39页 |
3.5.5 成桥主塔内力 | 第39-40页 |
3.6 斜拉索索力的影响 | 第40-44页 |
3.6.1 成桥主梁线形 | 第41页 |
3.6.2 成桥索力 | 第41-42页 |
3.6.3 成桥塔偏 | 第42页 |
3.6.4 成桥主梁内力 | 第42-43页 |
3.6.5 成桥主塔内力 | 第43-44页 |
3.7 主塔刚度的影响 | 第44-48页 |
3.7.1 成桥主梁线形 | 第45页 |
3.7.2 成桥索力 | 第45-46页 |
3.7.3 成桥塔偏 | 第46页 |
3.7.4 成桥主梁内力 | 第46-47页 |
3.7.5 成桥主塔内力 | 第47-48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参数识别 | 第49-66页 |
4.1 参数识别的内容与方法 | 第49-50页 |
4.2 基于最小二乘法参数识别 | 第50-55页 |
4.2.1 最小二乘法基本原理 | 第50-51页 |
4.2.2 实际工程应用 | 第51-55页 |
4.3 基于响应面法参数识别 | 第55-65页 |
4.3.1 响应面法基本理论 | 第55-61页 |
4.3.2 实际工程应用 | 第61-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