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1-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3页 |
2.研究的实践价值 | 第13-14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7-19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7-18页 |
2.访谈法 | 第18页 |
3.案例分析法 | 第18-19页 |
二、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9-30页 |
(一)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概念界定 | 第19-24页 |
1.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概念 | 第19页 |
2.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特征 | 第19-21页 |
3.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分类 | 第21-22页 |
4.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概念 | 第22-23页 |
5.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二)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1.公共安全管理理论 | 第24-25页 |
2.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原则与过程 | 第25-27页 |
3.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 第27-30页 |
三、苏州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8页 |
(一)苏州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1.苏州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 第30页 |
2.苏州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成就 | 第30-31页 |
(二)常熟小区纵火案案件分析 | 第31-34页 |
1.常熟小区纵火案件描述 | 第31页 |
2.常熟小区纵火案件的起因 | 第31-32页 |
3.案件所反应的现象 | 第32-34页 |
(三)苏州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常熟小区纵火案为例 | 第34-38页 |
1.预警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2.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3.反应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4.恢复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四、国外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38-46页 |
(一)美国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借鉴 | 第38-43页 |
1.美国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历程 | 第38-39页 |
2.美国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 第39-40页 |
3.美国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经验及启示 | 第40-43页 |
(二)日本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借鉴 | 第43-46页 |
1.日本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历程 | 第43页 |
2.日本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 第43-44页 |
3.日本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经验及启示 | 第44-46页 |
五、苏州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对策建议 | 第46-51页 |
(一)预防阶段对策 | 第46-47页 |
1.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建设 | 第46页 |
2.深入开展应急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 第46页 |
3.完善应急预案及演练 | 第46页 |
4.鼓励应急专家参与 | 第46-47页 |
(二)预防阶段对策 | 第47-49页 |
1.建立应急指挥体系 | 第47-48页 |
2.健全应急管理机制 | 第48页 |
3.加大应急信息披露 | 第48-49页 |
(三)反应阶段的对策 | 第49-50页 |
1.完善苏州市城市应急联动机制 | 第49页 |
2.塑造苏州市政府形象 | 第49-50页 |
(四)恢复阶段的对策 | 第50-51页 |
1.调动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 第50页 |
2.整体规划恢复重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