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导论 | 第10-13页 |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第10页 |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 (一)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中鹤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分析 | 第13-25页 | 
| 一、何为中鹤社会主义新农村“四化’模式 | 第13-19页 | 
| (一) 中鹤社会主义新农村“四化”模式简介 | 第13-14页 | 
| (二) 中鹤社会主义新农村“四化”模式的缘起 | 第14-16页 | 
| (三) 中鹤社会主义新农村“四化”模式的意义 | 第16-19页 | 
| 二、中鹤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的初步成效 | 第19-25页 | 
| (一) 发展农产品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推进农区工业化 | 第19-21页 | 
| (二) 引导农民承包耕地,实现集约经营 | 第21-22页 | 
| (三) 顺应经营模式改变,创建新型社区 | 第22-23页 | 
| (四) 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中鹤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的成功经验与现实困境 | 第25-31页 | 
| 一、中鹤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的成功经验 | 第25-28页 | 
| (一) 工业引领农业、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联动 | 第25页 | 
| (二) 创新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 | 第25-26页 | 
| (三) 政府引导,资本助推 | 第26-28页 | 
| (四) 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大城市病 | 第28页 | 
| (五) 合理安置老人,促进社区和谐 | 第28页 | 
| 二、中鹤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 第28-31页 | 
| (一) 各项政策落实不到位 | 第28-29页 | 
| (二) 企业发展融资困难 | 第29-30页 | 
| (三) 行政办事效率低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中鹤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的启示 | 第31-34页 | 
| 一、推进各方利益主体的“帕累托”优化 | 第31-32页 | 
| 二、注重内部挖潜的内生增长能力 | 第32页 | 
| 三、因地制宜,发挥地方优势 | 第32-33页 | 
| 四、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 第33页 | 
| 五、增强“资本”和“智本”的助推力度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