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2#土负载纳米零价铁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纳米零价铁应用于环保领域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1.1 纳米零价铁对有机物的去除 | 第11页 |
1.1.2 纳米零价铁对无机物的去除 | 第11-13页 |
1.2 纳米零价铁的修饰技术 | 第13-15页 |
1.2.1 超声辅助改性 | 第13页 |
1.2.2 包覆技术改性 | 第13-14页 |
1.2.3 负载技术改性 | 第14页 |
1.2.4 有机分散剂改性 | 第14-15页 |
1.2.5 双金属复合改性 | 第15页 |
1.3 杭锦2 | 第15-16页 |
1.3.1 杭锦2 | 第15页 |
1.3.2 杭锦2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1 论文的选题意义 | 第16-17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杭锦2 | 第18-22页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2.1.2 原料的化学组成 | 第18页 |
2.1.3 原料的矿物表征 | 第18页 |
2.1.4 形态分析 | 第18页 |
2.1.5 原料的粒径和比表面积分析 | 第18页 |
2.1.6 重金属浸出实验 | 第18页 |
2.2 杭锦2 | 第18-21页 |
2.2.1 原料的化学组成 | 第18-19页 |
2.2.2 原料的矿物表征 | 第19页 |
2.2.3 原料的形态分析 | 第19-20页 |
2.2.4 原料的粒径分布和比表面积分析 | 第20页 |
2.2.5 原料的固体废物浸出毒性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杭锦2 | 第22-27页 |
3.1 引言 | 第22页 |
3.2 杭锦2 | 第22-24页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2-23页 |
3.2.2 负载型纳米零价铁的制备 | 第23-24页 |
3.3 杭锦2 | 第24-26页 |
3.3.1 负载型纳米零价铁的表征 | 第24页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24-2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4 杭锦2 | 第27-36页 |
4.1 引言 | 第27页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7-28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4.3 杭锦2 | 第28-34页 |
4.3.1 不同材料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 | 第28-29页 |
4.3.2 不同负载比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 | 第29-30页 |
4.3.3 不同投加量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 | 第30-31页 |
4.3.4 初始溶液pH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 | 第31-32页 |
4.3.5 溶液温度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 | 第32-33页 |
4.3.6 溶液初始浓度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 | 第33页 |
4.3.7 反应动力学初步探讨 | 第33-3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5 杭锦2 | 第36-44页 |
5.1 引言 | 第36页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5.3 杭锦2 | 第37-42页 |
5.3.1 不同材料对Cr(Ⅵ)去除的影响 | 第37-38页 |
5.3.2 不同投加量对Cr(Ⅵ)去除的影响 | 第38-39页 |
5.3.3 不同负载比对Cr(Ⅵ)去除的影响 | 第39-40页 |
5.3.4 初始溶液pH对Cr(Ⅵ)去除的影响 | 第40-41页 |
5.3.5 溶液温度对Cr(Ⅵ)去除的影响 | 第41-42页 |
5.3.6 溶液初始浓度对Cr(Ⅵ)去除的影响 | 第4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6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