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6页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第9-10页
        (一)选题目的研究第9页
        (二)选题意义研究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分析第10-13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三、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第13-14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3-14页
        (二)归纳分析法第14页
        (三)实际实践中的理论联系法第14页
        (四)比较研究法第14页
    四、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第14-16页
        (一)重难点第14页
        (二)创新点第14-16页
第一章 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第16-28页
    第一节 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理论基础第16-23页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人民主体思想第16-18页
        二、中国传统哲学的民本思想第18-21页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本思想第21-23页
    第二节 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产生的现实依据第23-28页
        一、源于“上山下乡”的宝贵工作经历第23-24页
        二、源于良好家风的言传身教第24-25页
        三、源于从政生涯的经验借鉴第25页
        四、源于国内外复杂局势驾驭的倒逼第25-28页
第二章 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核心内容第28-35页
    第一节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激发群众“首创精神”第28-30页
    第二节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谋福百姓政治情怀第30-31页
    第三节 认真践行群众路线严肃全党廉政建设第31-32页
    第四节 顶层设计发展理念擎画人类全面发展第32-33页
    第五节 扶贫攻艰万家筑梦矢志不渝“共同富裕”第33-35页
第三章 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理论特征第35-45页
    第一节 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继承性第35-37页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35-36页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第36-37页
    第二节 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辩证性第37-38页
        一、理论内涵的辩证统一第37-38页
        二、理论逻辑的求真务实第38页
    第三节 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战略性第38-40页
        一、历史新起点的战略选择第39页
        二、核心价值引领的良性循环第39-40页
    第四节 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民族性第40-42页
        一、理论内涵上的民族情怀第40-41页
        二、理论表达上的平易近人第41-42页
    第五节 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必然性第42-45页
        一、“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的全人类涵盖第42-43页
        二、“人民需要”和“人民期盼”的第一要务第43-45页
第四章 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价值和意义第45-51页
    第一节 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理论意义第45-47页
        一、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境界第45-46页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根本宗旨的生动诠释第46-47页
        三、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结与创新第47页
    第二节 习近平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现实意义第47-51页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第47-48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的思想引领第48-49页
        三、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第55-56页
致谢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工组织参与民族乡村社区治理的社会学研究--以南宁市上林县西燕镇寨鹿社区为例
下一篇:权力下放及监督对加纳高中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