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模型化合物研究含氧官能团对碳基燃料气化过程的影响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 1.2.1 煤气化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 第10-11页 |
| 1.2.2 氧化石墨烯作为碳模型化合物研究 | 第11-13页 |
| 1.2.3 单一含氧官能团作用的机理研究 | 第13-15页 |
| 1.2.4 催化气化碳的体扩散理论研究 | 第15-17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2章 样品制备及表征 | 第19-31页 |
| 2.1 样品制备 | 第19-23页 |
| 2.1.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20-22页 |
| 2.1.2 HOPG催化剂加载 | 第22-23页 |
| 2.1.3 煤焦的制备 | 第23页 |
| 2.2 样品形貌观察 | 第23-25页 |
| 2.3 样品化学性质表征 | 第25-30页 |
| 2.3.1 FTIR测试 | 第26-27页 |
| 2.3.2 XPS测试 | 第27-3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含氧官能团对GO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 第31-42页 |
| 3.1 实验装置 | 第31-32页 |
| 3.2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2-33页 |
| 3.3 含氧官能团对气化过程的影响 | 第33-40页 |
| 3.3.1 非催化气化反应性 | 第33-35页 |
| 3.3.2 非催化气化气体产物 | 第35-37页 |
| 3.3.3 催化气化反应性 | 第37-39页 |
| 3.3.4 催化气化气体产物 | 第39-4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4章 含氧官能团对碳体扩散过程影响 | 第42-57页 |
| 4.1 实验装置 | 第42-43页 |
| 4.2 HOPG不同气化氛围刻蚀研究 | 第43-52页 |
| 4.2.1 820 ℃下不同氛围的刻蚀 | 第44-46页 |
| 4.2.2 980 ℃下不同氛围的刻蚀 | 第46-49页 |
| 4.2.3 氧化过程对HOPG刻蚀的影响 | 第49-51页 |
| 4.2.4 体扩散机理分析 | 第51-52页 |
| 4.3 GO的气化刻蚀研究 | 第52-54页 |
| 4.3.1 温度对GO刻蚀的影响 | 第52-53页 |
| 4.3.2 催化剂和氧化程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 4.4 煤焦气化形貌的观察 | 第54-55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