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固定化微藻对废水中氮、磷的去除及其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2-25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微藻的特点及类型第12-13页
    1.3 微藻对废水污染物的降解机理第13-16页
        1.3.1 微藻对氮磷降解的机理第13-14页
        1.3.2 微藻对废水中重金属的降解机理第14-15页
        1.3.3 微藻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机理第15-16页
    1.4 微藻废水处理体系第16-17页
        1.4.1 微藻悬浮培养体系第16-17页
        1.4.2 微藻固定化培养体系第17页
    1.5 影响微藻水处理的因素第17-19页
        1.5.1 pH第17-18页
        1.5.2 温度第18页
        1.5.3 光照第18页
        1.5.4 溶解氧浓度(DOC)第18-19页
    1.6 微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9-23页
        1.6.1 微藻对废水中氮、磷等的去除第19-20页
        1.6.2 微藻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第20-23页
        1.6.3 微藻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富集与降解第23页
    1.7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1.7.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7.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4页
    1.8 技术路线第24-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32页
    2.1 实验材料第25-28页
        2.1.1 微藻的来源第25页
        2.1.2 培养基的配制第25-26页
        2.1.3 实验废水第26-27页
        2.1.4 主要试剂第27页
        2.1.5 实验仪器第27-28页
    2.2 实验方法第28-29页
        2.2.1 微藻的培养第28-29页
        2.2.2 微藻细胞总数的测定第29页
        2.2.3 微藻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9页
        2.2.4 实验的分析指标和测定方法第29页
    2.3 实验设计第29-32页
        2.3.1 微藻的生长条件的优化第29页
        2.3.2 微藻的驯化第29-30页
        2.3.3 微藻的固定化第30-31页
        2.3.4 固定化小球的性能比较第31-32页
3 不同微藻生长和培养条件的研究第32-41页
    3.1 不同微藻生长及其生长特性第32-35页
        3.1.1 普通小球藻第32-33页
        3.1.2 蛋白核小球藻第33-34页
        3.1.3 四尾栅藻第34-35页
        3.1.4 微藻生长规律的分析第35页
    3.2 不同微藻生长条件的优化第35-37页
        3.2.1 不同pH下微藻最大生物量比较第35-36页
        3.2.2 不同温度下微藻最大生物量比较第36-37页
        3.2.3 不同光照强度下微藻最大生物量比较第37页
    3.3 不同微藻对CODcr、NH_3-N和TP去除效果的比较第37-39页
        3.3.1 不同微藻对CODcr的去除第37-38页
        3.3.2 不同微藻对NH_3-N的去除第38-39页
        3.3.3 不同微藻对 TP 的去除第39页
    3.4 讨论第39-41页
4 固定化微藻包埋载体的制备条件研究第41-57页
    4.1 不同因素对固定化小球的影响第41-45页
        4.1.1 海藻酸钠(SA)第41页
        4.1.2 氯化钙溶液第41-42页
        4.1.3 聚乙烯醇(PVA)第42-43页
        4.1.4 硼酸第43页
        4.1.5 固定化时间第43-44页
        4.1.6 活性炭第44-45页
    4.2 正交试验第45-46页
        4.2.1 正交试验设计第45页
        4.2.2 因素水平表第45-46页
    4.3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6-55页
        4.3.1 固定化小球对废水中CODcr的去除的影响及分析第46-49页
        4.3.2 固定化小球对废水中NH3-N的去除的影响及分析第49-52页
        4.3.3 固定化小球对废水中TP去除的影响及分析第52-55页
    4.4 讨论第55-57页
5 固定化小球藻性能优化的研究第57-79页
    5.1 响应面优化实验第57-58页
        5.1.1 响应面优化实验变量参数的确定第57页
        5.1.2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废水中CODcr、NH3-N和TP去除率的提取条件第57-58页
    5.2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8-77页
        5.2.1 CODcr去除率为响应指标的响应面法优化结果第58-64页
        5.2.2 NH_3-N去除率为响应指标的响应面法优化结果第64-71页
        5.2.3 TP去除率为响应指标的响应面法优化结果第71-77页
    5.3 最佳模型的确定与验证第77-78页
    5.4 讨论第78-79页
6 固定化小球藻处理污水的实验室试验研究第79-86页
    6.1 固定化小球藻去污能力研究第79页
    6.2 固定化和游离态小球藻去污能力的比较第79页
    6.3 实验室试验污水处理的放大实验第79页
    6.4 结果与分析第79-86页
        6.4.1 pH对CODcr、NH3-N和TP去除的影响第79-81页
        6.4.2 处理时间对CODcr、NH_3-N和TP去除的影响第81-82页
        6.4.3 光照强度对CODcr、NH_3-N和TP去除的影响第82-83页
        6.4.4 固定化和游离态小球藻去污能力的比较结果第83-85页
        6.4.5 污水处理效果检验(放大试验)第85-86页
7 结论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模拟人工湿地对废水中Cd的去除效果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