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内容及思路框架 | 第12-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三、研究框架 | 第13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介绍 | 第18-19页 |
一、环境治理相关概念 | 第18页 |
二、环境治理绩效影响因素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一、治理理论 | 第19-20页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页 |
三、外部性理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广西地区环境治理绩效测算 | 第22-27页 |
第一节 DEA的基本理论 | 第22-23页 |
一、DEA方法概述 | 第22页 |
二、基于DEA的环境治理绩效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广西地区环境治理绩效测算与分析 | 第23-27页 |
一、测算方法说明 | 第23页 |
二、数据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 第23-26页 |
三、环境治理效率分析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广西地区环境治理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4页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27-28页 |
一、H1:环境治理绩效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负相关 | 第27页 |
二、H2:环境治理绩效与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负相关 | 第27页 |
三、H3:环境治理绩效与财政分权水平负相关 | 第27-28页 |
四、H4:环境治理绩效与城镇化水平负相关 | 第28页 |
五、H5:环境治理绩效与对外开放水平正相关 | 第28页 |
第二节 广西地区环境治理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 第28-31页 |
一、回归分析说明 | 第28-29页 |
二、变量说明 | 第29-30页 |
三、计量方程的设定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回归分析 | 第31-32页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第32-34页 |
一、地区人均GDP与环境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 | 第32-33页 |
二、第二产业发展水平与环境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 | 第33页 |
三、财政分权水平与环境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 | 第33页 |
四、城镇化率与环境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 | 第33页 |
五、地区对外开放与环境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 | 第33-34页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第34-43页 |
第一节 增强广西地区发展,提高地区人均GDP | 第34页 |
第二节 加强第二产业的管理创新,加快产业的绿色转型 | 第34-36页 |
一、创新并加强管理措施 | 第34-36页 |
二、加快产业的绿色转型 | 第36页 |
第三节 完善环境治理财税政策,合理运用财政资金 | 第36-38页 |
一、改革环境税费制度 | 第36-37页 |
二、建立事权与财权匹配的财税体制,提升环境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力 | 第37页 |
三、提高政府合理运用财力的能力 | 第37-38页 |
第四节 重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识 | 第38页 |
一、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 第38页 |
二、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 第38页 |
第五节 加强地区间的交流合作,重视环境治理的理论研究 | 第38-39页 |
一、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 第39页 |
二、注重环境治理的理论研究工作 | 第39页 |
第六节 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 第39-43页 |
一、构建多元化环境治理制度体系 | 第39-40页 |
二、完善环境治理的立法工作 | 第40-41页 |
三、加强环境治理监管,加大环境违法执法力度 | 第41页 |
四、积极探索环境治理考核问责机制,完善环境治理政绩考核体系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一、研究不足 | 第43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