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马新大桥单索面荷载效应(剪力滞)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的发展与结构特点 | 第10-14页 |
1.1.1 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发展简述 | 第10-13页 |
1.1.2 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构造受力特点 | 第13-14页 |
1.2 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剪力滞效应 | 第14-19页 |
1.2.1 剪力滞效应概述 | 第14-15页 |
1.2.2 剪力滞效应的研究方法现状 | 第15-18页 |
1.2.3 本文剪力滞研究中的特点 | 第18-19页 |
1.3 本文剪力滞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9-20页 |
2 薄壁钢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 | 第20-47页 |
2.1 比拟杆法分析薄壁钢箱梁剪力滞效应 | 第20-27页 |
2.1.1 比拟杆法基本原理 | 第20页 |
2.1.2 比拟杆法公式推导 | 第20-23页 |
2.1.3 多杆比拟法平衡微分方程 | 第23-27页 |
2.2 正交异性板法分析薄壁钢箱梁剪力滞效应 | 第27-33页 |
2.2.1 构造上正交异性板简化方法 | 第27-28页 |
2.2.2 正交各向异性板的等效原理 | 第28-29页 |
2.2.3 马新大桥钢箱正交异性板等效计算 | 第29-33页 |
2.3 能量变分法分析薄壁钢箱梁剪力滞效应 | 第33-43页 |
2.3.1 基本假设 | 第34-35页 |
2.3.2 基本微分方程推演 | 第35-40页 |
2.3.3 单箱奇数室简支梁的剪力滞效应公式推导 | 第40-43页 |
2.4 薄壁钢箱梁剪力滞效应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 第43-47页 |
2.4.1 剪力滞效应计算结果对比 | 第43-46页 |
2.4.2 剪力滞效应计算方法总结 | 第46-47页 |
3 马新大桥工程背景及其箱形主梁剪力滞分析模型 | 第47-57页 |
3.1 马新大桥设计要点 | 第47-50页 |
3.2 马新大桥主桥有限元模型 | 第50-57页 |
3.2.1 Midas/Civil有限元模型 | 第51-52页 |
3.2.2 Ansys有限元模型 | 第52-54页 |
3.2.3 模型计算参数 | 第54-55页 |
3.2.4 边界及荷载 | 第55-57页 |
4 主跨钢箱梁的剪力滞特性分析 | 第57-73页 |
4.1 恒载作用下钢箱梁剪力滞特性分析 | 第58-66页 |
4.1.1 包含轴向应力的剪力滞分析 | 第58-60页 |
4.1.2 不包含轴向应力的剪力滞分析 | 第60-63页 |
4.1.3 恒载下主跨纵向应力分布规律 | 第63-66页 |
4.2 活载作用下钢箱梁剪力滞特性分析 | 第66-73页 |
4.2.1 活载下剪力滞效应分析 | 第68-72页 |
4.2.2 活载下钢箱梁有效宽度分析 | 第72-73页 |
5 马新大桥单索面钢箱梁剪力滞试验研究 | 第73-80页 |
5.1 实桥试验概述 | 第73页 |
5.2 马新大桥主桥应力测试与分析 | 第73-79页 |
5.2.1 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73-75页 |
5.2.2 实桥测试数据 | 第75-79页 |
5.3 测试工况试验值与有限元理论值对比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