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开采论文--有色金属矿开采论文

云南省某铜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选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1 课题的来源第11-12页
        1.2.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3.1 采场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方法现状第14-17页
        1.3.3 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17-19页
    1.4 研究内容及选用的方法第19-21页
第二章 岩石强度理论及采场稳定性参数优化分析第21-33页
    2.1 岩石强度理论第21-23页
    2.2 岩体破坏机理第23-24页
    2.3 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第24-27页
    2.4 采场稳定性影响因素第27-28页
    2.5 采场结构参数评价原则第28-29页
    2.6 采场围岩允许极限位移第29-30页
    2.7 有限元理论在模拟分析中的应用第30-31页
        2.7.1 有限元理论概述第30页
        2.7.2 有限元的基本假设第30-31页
        2.7.3 有限元法分析求解问题的步骤第31页
    2.8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矿山地质概况第33-45页
    3.1 矿区地理位置及矿体地质特征第33-39页
        3.1.1 矿区地理位置第33页
        3.1.2 矿床地质第33-39页
    3.2 开采技术条件第39-42页
        3.2.1 矿体围岩和夹石第39-40页
        3.2.2 水文地质第40-41页
        3.2.3 工程地质第41-42页
    3.3 矿山开采工艺第42-44页
        3.3.1 矿山开拓方式第42-43页
        3.3.2 采矿方法概况第43-44页
        3.3.3 工程布置第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数值模拟分析及采场结构参数的确定第45-72页
    4.1 有限元软件简介第45-47页
    4.2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模拟方案第47-49页
    4.3 矿山设计各方案结果对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研究第49-64页
        4.3.1 TX水平位移云图分析第49-52页
        4.3.2 TZ竖直位移云图分析第52-54页
        4.3.3 TX水平应力云图分析第54-57页
        4.3.4 TZ竖直应力云图分析第57-60页
        4.3.5 最大主应力云图分析第60-64页
    4.4 基于AHP的最佳采场结构参数确定第64-70页
        4.4.1 层次分析(AHP)评价法第64页
        4.4.2 评价指标的选择第64-65页
        4.4.3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65-69页
        4.4.4 各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69页
        4.4.5 隶属矩阵的确定第69-70页
        4.4.6 最优方案的确定第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5.1 论文主要结论第72-73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奖励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干湿循环作用下的某花岗岩高边坡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晋宁低品位胶磷矿的选择性絮凝浮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