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2-2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16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三、本文的创新及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一) 本文的创新与意义 | 第22-23页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第一章 《等待野蛮人》中老行政长官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 | 第24-38页 |
第一节 寓言与现实:《等待野蛮人》的伦理环境 | 第24-27页 |
一、虚构的背景与人物 | 第25-26页 |
二、对南非暴行的再现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老行政长官的多重伦理身份 | 第27-31页 |
一、帝国的同谋者 | 第27-28页 |
二、“帝国”的反抗者 | 第28-30页 |
三、帝国的受害者 | 第30-31页 |
第三节 伦理困境中的伦理选择 | 第31-38页 |
一、良知与残暴:用良知换取“和平” | 第32-33页 |
二、关爱与拷问:护送少女还乡 | 第33-34页 |
三、正义与暴虐:反抗帝国暴虐 | 第34-38页 |
第二章 《铁器时代》中卡伦太太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 | 第38-52页 |
第一节 八十年代“种族冲突顶峰期”的伦理环境 | 第38-40页 |
一、残害与捕杀:白人残暴统治 | 第39页 |
二、仇恨与报复:黑人铁血反抗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卡伦太太伦理身份的变化:从“好人”到“觉醒者” | 第40-47页 |
一、从“笼里的渡渡鸟”到“自我放逐者” | 第41-42页 |
二、从“布娃娃”到“清醒者” | 第42-44页 |
三、从“失声者”到“发声者” | 第44-47页 |
第三节 伦理困境中卡伦太太的伦理选择 | 第47-52页 |
一、逃避还是担当:承担南非的耻辱 | 第48页 |
二、关爱还是仇视:用爱修复种族关系 | 第48-50页 |
三、反抗还是妥协:支持对白人的非暴力反抗 | 第50-52页 |
第三章 《耻》中卢里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 | 第52-65页 |
第一节 九十年代“种族和解期”的伦理环境 | 第52-55页 |
一、百废待兴下混乱的社会秩序 | 第53-54页 |
二、黑白“平等”后复杂的种族关系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卢里的多重伦理身份 | 第55-58页 |
一、旧时期的“遗老” | 第55-56页 |
二、暴行的受害者 | 第56-57页 |
三、新时期的平民 | 第57-58页 |
第三节 伦理困境中卢里的伦理选择 | 第58-65页 |
一、个人与社会的背离:拒绝当众忏悔 | 第58-59页 |
二、过去与现在的变动:作出部分改变 | 第59-62页 |
三、爱与恨的较量:用爱寻求新生 | 第62-65页 |
结语 | 第65-72页 |
一、三部小说中白人伦理思想的动态变化 | 第65-66页 |
二、库切对南非种族问题的伦理思想 | 第66-70页 |
三、伦理启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