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符号清单 | 第18-2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0-27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20页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0-22页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2-23页 |
1.4 论文框架结构 | 第23-2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7-36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基于轨迹数据的居民出行研究 | 第27-31页 |
2.2.1 基于手机数据的出行研究 | 第28-30页 |
2.2.2 基于自动车牌识别数据的出行研究 | 第30-31页 |
2.3 多维出行数据挖掘研究 | 第31-33页 |
2.4 公交服务的可达性研究 | 第33-34页 |
2.5 路网宏观状态研究 | 第34-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基于轨迹数据的出行OD识别 | 第36-62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轨迹数据 | 第36-41页 |
3.2.1 手机信令数据 | 第37-39页 |
3.2.2 自动车牌识别数据 | 第39-41页 |
3.3 基于手机信令的出行OD识别方法 | 第41-46页 |
3.3.1 适用性分析 | 第41-43页 |
3.3.2 识别方法 | 第43-46页 |
3.4 基于车牌识别数据的机动车OD识别方法 | 第46-49页 |
3.4.1 适用性分析 | 第46-47页 |
3.4.2 识别方法 | 第47-49页 |
3.5 结果及分析 | 第49-61页 |
3.5.1 手机信令数据处理结果 | 第49-55页 |
3.5.2 自动车牌识别数据处理结果 | 第55-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基于张量分解的OD模式识别建模 | 第62-95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张量的概念及张量分解 | 第62-71页 |
4.2.1 张量的相关运算 | 第63-67页 |
4.2.2 张量的CP分解与Tucker分解 | 第67-71页 |
4.3 出行数据的非负张量分解建模 | 第71-76页 |
4.3.1 张量分解模型框架 | 第71-73页 |
4.3.2 张量分解的初始化 | 第73-74页 |
4.3.3 核张量尺寸的选择与AIC准则 | 第74-76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76-93页 |
4.4.1 手机数据出行OD的张量分解 | 第76-87页 |
4.4.2 机动车出行OD的张量分解 | 第87-9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5章 考虑居民出行OD的公交服务分析 | 第95-110页 |
5.1 引言 | 第95页 |
5.2 开放地图服务信息获取 | 第95-98页 |
5.2.1 在线地图开放服务介绍 | 第95-96页 |
5.2.2 公交方案数据分析 | 第96-98页 |
5.3 公交评价指标及数值案例分析 | 第98-104页 |
5.3.1 考虑出行OD的公交覆盖率指标框架 | 第98页 |
5.3.2 考虑出行OD的公交覆盖指标 | 第98-100页 |
5.3.3 数值示例分析 | 第100-104页 |
5.4 案例分析 | 第104-109页 |
5.4.1 研究区域与数据 | 第104页 |
5.4.2 不同时段的公交出行覆盖率结果 | 第104-107页 |
5.4.3 公交空间覆盖率与公交出行覆盖率的比较 | 第107页 |
5.4.4 指标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107-10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6章 路网在运车辆数推算建模 | 第110-118页 |
6.1 引言 | 第110页 |
6.2 基于机动车出行数据的路网在运车辆数推算模型 | 第110-113页 |
6.2.1 在运车辆数推算方法 | 第110-111页 |
6.2.2 案例分析 | 第111-113页 |
6.3 基于二流理论的路网在运车辆数推算模型 | 第113-117页 |
6.3.1 理论推导 | 第113-115页 |
6.3.2 仿真验证 | 第115-11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8-120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118-119页 |
7.2 创新成果 | 第119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0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30-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