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1.4.1 对互联网时代新闻资讯的概念探讨 | 第19-21页 |
1.4.2 对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6 创新点 | 第22-24页 |
第2章 国内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发展现状 | 第24-28页 |
2.1 中国短视频市场的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2.1.1 蓄势期(2011年-2014年) | 第24页 |
2.1.2 转型期(2014年-2015年) | 第24-25页 |
2.1.3 爆发期(2016年-2017年) | 第25-26页 |
2.2 短视频垂直细分市场的开拓: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兴起 | 第26-28页 |
2.2.1 短视频垂直细分市场的概念界定 | 第26-27页 |
2.2.2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兴起与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第3章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内容特征分析 | 第28-46页 |
3.1 样本来源、选择原因及获取方式 | 第28-30页 |
3.2 样本主题特征分析 | 第30-34页 |
3.2.1 时效性:拍客全时段提供素材 | 第32页 |
3.2.2 监督性:聚焦负面信息 | 第32-33页 |
3.2.3 草根性:题材视角下移 | 第33页 |
3.2.4 趣味性:视觉化素材表现力强 | 第33页 |
3.2.5 细节化:题材切口变小 | 第33-34页 |
3.3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构成元素 | 第34-40页 |
3.3.1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内部构成元素 | 第34-37页 |
3.3.2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外部构成元素 | 第37-40页 |
3.4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典型技术形态分析 | 第40-46页 |
3.4.1 视频时长多集中于90秒以内 | 第40-41页 |
3.4.2 采用事件第一现场是基础 | 第41页 |
3.4.3 “解说型”字幕出现频率高 | 第41-43页 |
3.4.4 重视采访对象 | 第43页 |
3.4.5 静态图片发挥辅助功能 | 第43-44页 |
3.4.6 插入背景音乐成为普遍现象 | 第44-46页 |
第4章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机制 | 第46-57页 |
4.1 内容来源:全民参与,全网联动 | 第46-48页 |
4.1.1 拍客即时上传素材 | 第46-47页 |
4.1.2 编辑全网搜索素材 | 第47页 |
4.1.3 专业记者采集素材 | 第47-48页 |
4.2 内容生产方式:高效运作,简约直观 | 第48-52页 |
4.2.1 内容生产结构扁平化 | 第48-49页 |
4.2.2 内容生产模式专业化 | 第49-50页 |
4.2.3 内容剪辑方式集约化 | 第50-51页 |
4.2.4 内容呈现形式严谨化 | 第51-52页 |
4.3 内容把关:严格筛选,价值为先 | 第52-55页 |
4.3.1 内容审核要求严格 | 第52-54页 |
4.3.2 内容选题突出特色 | 第54-55页 |
4.4 内容传播渠道:通过网络分发提升内容影响力 | 第55-57页 |
第5章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内容生产的现存问题 | 第57-66页 |
5.1 样本内容现存问题 | 第57-61页 |
5.1.1 主题多局限于社会资讯,同质化严重 | 第57-58页 |
5.1.2 缺乏深度探讨,内容引导受限 | 第58-59页 |
5.1.3 视频画面直白带来伤害 | 第59-60页 |
5.1.4 新闻专业理念有待加强 | 第60-61页 |
5.2 议程设置问题 | 第61-63页 |
5.2.1 样本置顶内容播放量高 | 第61-63页 |
5.2.2 样本内容发布时间影响播放量 | 第63页 |
5.3 媒介发展环境问题 | 第63-66页 |
5.3.1 恶性竞争导致侵权事件频发 | 第63-64页 |
5.3.2 新媒体相关服务资质获取困难 | 第64-66页 |
第6章 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内容生产策略 | 第66-81页 |
6.1 技术生产策略 | 第66-68页 |
6.1.1 采集工具:移动终端+新式采访设备 | 第66-67页 |
6.1.2 剪辑方式:引入智能剪辑系统 | 第67页 |
6.1.3 发布方式:与“两微一端”深度融合 | 第67-68页 |
6.2 人工生产策略 | 第68-74页 |
6.2.1 内容选题 | 第68-70页 |
6.2.2 内容编辑 | 第70-73页 |
6.2.3 内容把关 | 第73-74页 |
6.3 价值呈现策略 | 第74-78页 |
6.3.1 不断优化新闻现场画面 | 第74页 |
6.3.2 突出人性,讲好新闻故事 | 第74-75页 |
6.3.3 情绪输出适度,注重人文关怀 | 第75-76页 |
6.3.4 注重连续报道,防止新闻片面化 | 第76-77页 |
6.3.5 用深度报道突破核心事实,颠覆“短”的瓶颈 | 第77-78页 |
6.4 政策执行策略 | 第78-81页 |
6.4.1 遵守互联网新规,实现融合发展 | 第78-79页 |
6.4.2 实现从业人员职业化发展 | 第79-81页 |
结语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附录 | 第8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