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3页 |
一、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6页 |
二、“公路电影”概念界定 | 第6-8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四、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中国公路电影的喜剧精神表征 | 第13-23页 |
第一节 荒诞:社会束缚的逃逸 | 第15-17页 |
第二节 窘迫:现实失序的放大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反讽:社会诟病的抨击 | 第19-21页 |
第四节 狂欢:生命欲望的释放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流动群像在“路上”找寻的喜剧精神 | 第23-32页 |
第一节 道德归顺:完成自我蜕变的内心救赎 | 第24-27页 |
第二节 情感认同:抚平隐形创伤的现代性诉求 | 第27-30页 |
第三节 家的回归:追寻生命归宿的期许与坚定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情境场域隐喻的喜剧精神内涵 | 第32-39页 |
第一节 交通工具:流动封闭空间中的戏谑和阶级属性 | 第33-36页 |
第二节 路上的站点景观:时空暂停的顿悟与意识的流动 | 第36-37页 |
第三节 陌生地:精神世界的乌托邦和治愈之地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附录 | 第49-52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