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红色资源的基本概述 | 第16-24页 |
2.1 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 | 第16-19页 |
2.1.1 红色资源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2 红色资源的内容 | 第17-19页 |
2.2 红色资源的特性 | 第19-20页 |
2.2.1 先进性 | 第19页 |
2.2.2 意识形态性 | 第19-20页 |
2.2.3 多样性 | 第20页 |
2.3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第20-24页 |
2.3.1 政治导向作用 | 第21页 |
2.3.2 道德示范作用 | 第21-22页 |
2.3.3 思想引导作用 | 第22-24页 |
第3章 红色资源应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依据 | 第24-30页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 第24-25页 |
3.1.2 列宁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 第25页 |
3.2 中国共产党人为红色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内涵 | 第25-28页 |
3.2.1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 第25-27页 |
3.2.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红色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 第27-28页 |
3.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为红色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牢固基石 | 第28-30页 |
3.3.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 | 第28页 |
3.3.2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 | 第28-30页 |
第4章 红色资源应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0-38页 |
4.1 红色资源应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4.1.1 红色资源的应用形式过于单一化 | 第30-31页 |
4.1.2 红色资源的应用价值挖掘不充分 | 第31-32页 |
4.1.3 红色资源的应用效果不够理想 | 第32-33页 |
4.2 红色资源应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效性欠缺的成因 | 第33-38页 |
4.2.1 社会对红色资源的保护欠妥与导向失范 | 第33-34页 |
4.2.2 高校对红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力度不够 | 第34-36页 |
4.2.3 学生对红色资源的兴趣淡漠与认知偏差 | 第36-38页 |
第5章 红色资源应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路径 | 第38-52页 |
5.1 推进红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 | 第38-42页 |
5.1.1 推进红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 第38-40页 |
5.1.2 运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 第40-41页 |
5.1.3 健全课堂教学中的红色资源应用考评机制 | 第41-42页 |
5.2 加强红色网络建设 | 第42-46页 |
5.2.1 健全高校红色网络平台 | 第42-43页 |
5.2.2 筛选高校红色网络内容 | 第43-45页 |
5.2.3 开通高校红色网络微博 | 第45-46页 |
5.3 完善红色资源的实践教学平台 | 第46-49页 |
5.3.1 建立红色学生社团 | 第46-47页 |
5.3.2 开展“红色旅游”活动 | 第47-48页 |
5.3.3 建立高校红色资源教育基地 | 第48-49页 |
5.4 强化红色校园文化感染 | 第49-52页 |
5.4.1 强化红色校园物质文化感染 | 第49-50页 |
5.4.2 强化红色校园精神文化感染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