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流域省界缓冲区水质主成分分析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2章 主成分分析法 | 第11-16页 |
·水质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11-12页 |
·发达国家水质的评价的思路和作法 | 第12-13页 |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 | 第13-16页 |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介绍 | 第13页 |
·主成分分析计算步骤如下 | 第13-16页 |
第3章 松花江流域省界缓冲区水质主成分分析 | 第16-29页 |
·松花江流域概况 | 第17页 |
·地形地貌 | 第17页 |
·河流水系 | 第17页 |
·松花江流域省界缓冲区监测断面及参评指标的选择 | 第17-18页 |
·水质监测结果 | 第18-20页 |
·水质评价过程分析(以表3-3-1为例) | 第20-23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20-21页 |
·特征根及方差贡献 | 第21-22页 |
·主成分载荷与主成分得分 | 第22-23页 |
·水质综合评价 | 第23-26页 |
·水质空间分析 | 第26-29页 |
第4章 辽河流域省界缓冲区水质主成分分析 | 第29-39页 |
·辽河流域概况 | 第29-30页 |
·地表地貌 | 第29页 |
·河流水系 | 第29-30页 |
·辽河流域省界缓冲区监测断面及参评指标的选择 | 第30页 |
·水质监测结果 | 第30-31页 |
·水质评价过程分析 | 第31-34页 |
·水质综合评价 | 第34-35页 |
·水质空间分析 | 第35-39页 |
第5章 结论与不足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存在问题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摘要 | 第44-46页 |
Abstract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