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冰草7P附加系、易位系的鉴定和高千粒重优异性状的遗传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7页
    1.1 小麦遗传改良与小麦远缘杂交概况第11-13页
        1.1.1 小麦遗传改良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1页
        1.1.2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第11-13页
    1.2 小麦远缘杂交中自发易位的产生与应用第13-14页
        1.2.1 小麦远缘杂交中自发易位的产生第13-14页
        1.2.2 自发易位材料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第14页
    1.3 利用小麦异源易位系和缺失系定位携带的外源基因第14-15页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4.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小麦-冰草7P附加系间差异分析及性状比较第17-2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7-20页
        2.1.1 实验材料第17页
        2.1.2 实验方法第17-2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0-23页
        2.2.1 小麦-冰草7P附加系细胞学及分子标记鉴定结果第20-21页
        2.2.2 田间表型性状调查结果第21页
        2.2.3 小麦-冰草7P附加系660KSNP芯片分析结果第21-23页
    2.3 讨论第23-25页
第三章 小麦-冰草附加系II-5-1高千粒重性状的区段定位第25-3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5页
        3.1.1 实验材料第25页
        3.1.2 实验方法第2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5-33页
        3.2.1 电离辐照材料的分子标记检测和细胞学鉴定第25-26页
        3.2.2 冰草7P染色体特异标记筛选以及精细染色体区段划分第26-27页
        3.2.3 小麦-冰草7P衍生系中高千粒重区段的精细定位第27-33页
    3.3 讨论第33-36页
        3.3.1 分子标记结合细胞学技术是远缘杂交材料鉴定的有效手段第33页
        3.3.2 冰草7P染色体区段精细划分为冰草优异基因的定位奠定了基础第33-34页
        3.3.3 千粒重性状对于农业生产的意义第34-36页
第四章 小麦-冰草自发易位的分子细胞学鉴定及性状考察第36-4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4.1.1 实验材料第36页
        4.1.2 实验方法第36-3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7-41页
        4.2.1 小麦-冰草衍生系II-23回交后代自发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第37页
        4.2.2 自发易位材料7-20染色体组成以及易位片段大小的确定第37-39页
        4.2.3 自发易位材料7-20的田间农艺性状考察第39-41页
    4.3 讨论第41-43页
        4.3.1 自发易位7-20的产生为小麦-冰草自发易位创制提供了可能第41页
        4.3.2 自发易位7-20可作为转移冰草优异基因的桥梁材料第41-43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1页
致谢第51-52页
作者简历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芝麻应用核心种质DNA分子身份证和种质资源数据库共享平台构建
下一篇:黄瓜花叶病毒侵染与烟草细胞自噬相关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