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 砷制剂的应用及促血管新生的作用 | 第10-11页 |
2 VEGF/VEGFR2信号通路 | 第11-13页 |
2.1 血管生成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 | 第11-12页 |
2.2 VEGF/VEGFR2信号通路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 第12-13页 |
2.2.1 调控内皮细胞增殖 | 第12页 |
2.2.2 调控内皮细胞迁移 | 第12-13页 |
2.2.3 调节内皮细胞的存活 | 第13页 |
2.2.4 调节血管通透性 | 第13页 |
3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技术 | 第13-16页 |
3.1 慢病毒载体技术的优点 | 第14页 |
3.2 针对VEGF/VEGFR2信号转导通路的治疗策略选择 | 第14-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2页 |
第一章 靶向vegfr2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对内皮细胞中VEGFR2表达的影响 | 第22-3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2-30页 |
1.1 材料 | 第22-24页 |
1.1.1 细胞株,质粒及干扰序列 | 第22页 |
1.1.2 实验动物 | 第22-23页 |
1.1.3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1.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3页 |
1.1.5 试剂配制 | 第23-24页 |
1.2 方法 | 第24-29页 |
1.2.1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4-25页 |
1.2.2 病毒包装 | 第25-26页 |
1.2.3 病毒收集 | 第26页 |
1.2.4 病毒滴度检测 | 第26页 |
1.2.5 大鼠内皮细胞培养 | 第26页 |
1.2.6 重组慢病毒对内皮细胞感染条件的筛选 | 第26-27页 |
1.2.7 靶基因沉默效应检测 | 第27-29页 |
1.2.8 Western-Blot检测VEGFR2的表达 | 第29页 |
1.3 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2 结果 | 第30-33页 |
2.1 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测序 | 第30页 |
2.2 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滴度检测 | 第30-31页 |
2.3 RNAi慢病毒对内皮细胞感染条件的筛选 | 第31-32页 |
2.4 RT-PCR检测VEGFR2 mRNA的水平 | 第32页 |
2.5 Western-blot检测VEGFR2蛋白 | 第32-33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3-34页 |
第二章 靶向vegfr2基因RNA干扰在洛克沙胂促内皮细胞生长中的作用 | 第34-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1.1 材料 | 第34-35页 |
1.1.1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1.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4-35页 |
1.1.4 试剂配制 | 第35页 |
1.2 方法 | 第35-36页 |
1.2.1 大鼠内皮细胞培养与分组处理 | 第35页 |
1.2.2 BrdU-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增殖 | 第35-36页 |
1.2.3 划痕试验 | 第36页 |
1.2.4 基质胶小管形成试验 | 第36页 |
1.2.5. Western Blot分析VEGFVEGFR2蛋白的表达 | 第36页 |
1.2.6 数据处理 | 第36页 |
2 结果 | 第36-41页 |
2.1 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6-38页 |
2.2 对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第38页 |
2.3 对内皮细胞体外管形成能力的影响 | 第38页 |
2.4 对内皮细胞VEGF/VEGFR2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8-41页 |
3.小结与讨论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全文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