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新三板企业上市途径的研究--以华图教育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引言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第10页
        1.1.3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1-16页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3 文献评述第16页
    1.3 本文研究框架和内容第16-17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18页
    1.5 本文创新点第18-19页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9-24页
    2.1 新三板市场的概述第19-21页
        2.1.1 新三板市场的产生第19页
        2.1.2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第19-21页
    2.2 企业上市途径的相关概念第21-22页
        2.2.1 首次公开募股(IPO)上市及制度演变第21-22页
        2.2.2 借壳上市第22页
    2.3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2.3.1 机会窗口假说第22-23页
        2.3.2 市场势力理论第23页
        2.3.3 寻租理论第23-24页
3 IPO和借壳两种上市途径的比较第24-29页
    3.1 对上市主体条件要求的差别第24-25页
    3.2 上市流程的差异第25-26页
    3.3 上市费用的构成及差异第26-27页
    3.4 IPO与借壳上市的优缺点分析第27-29页
4 华图教育公司概况和上市动因分析第29-36页
    4.1 华图教育及相关壳公司概况第29-31页
        4.1.1 华图教育公司第29-30页
        4.1.2 ST新都第30-31页
        4.1.3 扬子新材第31页
    4.2 华图教育谋求上市历程第31-32页
    4.3 华图教育上市动因分析第32-36页
        4.3.1 外部动因分析第32-33页
        4.3.2 内部动因分析第33-36页
5 华图教育上市失败分析和新一轮IPO评价第36-45页
    5.1 第一次IPO上市失败分析第36页
    5.2 第二次借壳ST新都失败分析第36-38页
        5.2.1 借壳交易方案第36-37页
        5.2.2 借壳失败原因分析第37-38页
    5.3 第三次借壳扬子新材失败分析第38-39页
        5.3.1 借壳交易方案第38页
        5.3.2 借壳失败原因分析第38-39页
    5.4 华图教育新一轮IPO评价第39-45页
        5.4.1 公司业务和持续经营的评价第41页
        5.4.2 公司财务数据评价第41-44页
        5.4.3 公司管理和股权结构评价第44页
        5.4.4 小结第44-45页
6 华图教育三次上市失败对新三板企业上市的启示第45-50页
    6.1 选择合适的上市时机第45-47页
        6.1.1 选择适宜的股市行情第45-46页
        6.1.2 抓住国家政策法律利好的机遇第46页
        6.1.3 选择合理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第46-47页
    6.2 选择适当的上市途径第47-48页
        6.2.1 适合IPO上市的企业特征第47-48页
        6.2.2 适合借壳上市的企业特征第48页
    6.3 新三板转板制度的完善第48-50页
7 结论第50-52页
    7.1 研究结论第50-51页
    7.2 研究展望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作者简介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卷发行定价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行业差异的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