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7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3 研究问题及对象 | 第8-9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2.2 广场舞研究回顾 | 第14-16页 |
2.3 身份认同研究回顾 | 第16-19页 |
2.4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19-21页 |
3 研究群体描述 | 第21-26页 |
3.1 德龙花园广场舞群体的基本状况 | 第21-23页 |
3.2 两个群体的形成与现状 | 第23-26页 |
4 广场舞群体身份认同形成要素与日常的自我迷失 | 第26-33页 |
4.1 为何她们能走到一起——身份认同形成要素 | 第26-29页 |
4.2 都市空间下日常的自我迷失 | 第29-33页 |
5 广场舞群体的身份认同 | 第33-44页 |
5.1 广场舞所提供的可能性和创造性——自我认同的重建 | 第34-38页 |
5.2 都市空间下外向的社会身份认同 | 第38-42页 |
5.3 群体归属感与领域感的建立 | 第42-44页 |
6 总结与讨论 | 第44-49页 |
6.1 广场舞参与者身份:个人多重身份的组成部分 | 第44-45页 |
6.2 广场舞群体的多样性与进阶性对身份认同建构的影响 | 第45-47页 |
6.3 关于广场舞发展的几点建议 | 第47-48页 |
6.4 研究的不足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