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剩余污泥处理的概述 | 第10-12页 |
1.1.1 剩余污泥的来源与危害 | 第10-11页 |
1.1.2 剩余污泥处理的意义 | 第11页 |
1.1.3 剩余污泥处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1.2 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1.2.1 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机理/原理 | 第12-13页 |
1.2.2 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研究现状/进展 | 第13-17页 |
1.2.3 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预处理技术 | 第17-19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3.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0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31页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2-23页 |
2.1.1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2.1.2 实验设备与装置 | 第22-23页 |
2.2 实验方案与步骤 | 第23-25页 |
2.2.1 实验方案 | 第23-24页 |
2.2.2 实验步骤 | 第24-25页 |
2.3 实验准备 | 第25-31页 |
2.3.1 实验剩余污泥 | 第25-26页 |
2.3.3 实验分析项目与检测方法 | 第26-31页 |
第3章 剩余污泥在自然条件下厌氧发酵产VFAs效果的研究 | 第31-42页 |
引言 | 第31页 |
3.1 厌氧发酵产酸过程中TCOD的释放 | 第31-32页 |
3.2 总氮TN和总磷TP的溶出情况 | 第32-34页 |
3.3 VFAs变化规律 | 第34-38页 |
3.3.1 单个VFA累积量的变化规律 | 第34-36页 |
3.3.2 总VFAs累积量的变化规律 | 第36-37页 |
3.3.3 挥发性脂肪酸的分布特征 | 第37-38页 |
3.4 Tss,Vss以及Vss/Tss随发酵时间的变化 | 第38-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热碱预处理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VFAs的影响 | 第42-54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4.1 厌氧发酵产酸过程中TCOD的释放 | 第43页 |
4.2 总氮TN和总磷TP的溶出情况 | 第43-45页 |
4.3 VFAs变化规律 | 第45-51页 |
4.3.1 单个VFA累积量的变化规律 | 第45-48页 |
4.3.2 总VFAs累积量的变化规律 | 第48-50页 |
4.3.3 挥发性脂肪酸的分布特征 | 第50-51页 |
4.4 Tss,Vss以及Vss/Tss随发酵时间的变化 | 第51-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抑制剂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VFAs效果的影响 | 第54-64页 |
引言 | 第54页 |
5.1 厌氧发酵产酸过程中TCOD的释放 | 第54-55页 |
5.2 总氮TN和总磷TP的溶出情况 | 第55-57页 |
5.3 VFAs变化规律 | 第57-61页 |
5.3.1 单个VFA累积量的变化规律 | 第57-58页 |
5.3.2 总VFAs累积量的变化规律 | 第58-60页 |
5.3.3 挥发性脂肪酸的分布特征 | 第60-61页 |
5.4 Tss,Vss以及Vss/Tss随发酵时间的变化 | 第61-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6章 表面活性剂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VFAs效果的影响 | 第64-75页 |
引言 | 第64-65页 |
6.1 厌氧发酵产酸过程中TCOD的释放 | 第65页 |
6.2 总氮TN和总磷TP的溶出情况 | 第65-67页 |
6.3 VFAs变化规律 | 第67-71页 |
6.3.1 各种单个VFA累积量的变化规律 | 第67-69页 |
6.3.2 总VFAs累积量的变化规律 | 第69-70页 |
6.3.3 挥发性脂肪酸的分布特征 | 第70-71页 |
6.4 Tss,Vss以及Vss/Tss随发酵时间的变化 | 第71-7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7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75-77页 |
7.1 结论 | 第75-76页 |
7.2 建议与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