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机械与仪器、设备论文--化工过程用机械与设备论文--加热、冷却机械论文

高粘性流体螺旋板换热器传热特性与结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前言第10页
    1.2 高粘性流体强化传热技术研究进展第10-14页
        1.2.1 强化传热原理及途径第10-11页
        1.2.2 高粘性流体的传热与流动的特点第11-12页
        1.2.3 高粘性流体强化传热技术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 螺旋板式换热器研究进展第14-18页
        1.3.1 螺旋板式换热器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第14-17页
        1.3.2 螺旋板式换热器内流体流动和传热研究进展第17-18页
        1.3.3 螺旋板式换热器结构承压能力研究进展第18页
    1.4 研究方法的进展第18-19页
    1.5 本文主要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螺旋板式换热器流体传热数值计算模型的选取第21-30页
    2.1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简介第21-23页
        2.1.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第21页
        2.1.2 FLUENT简介第21-23页
    2.2 数值计算模型的确定第23-29页
        2.2.1 计算区域的确定第23-24页
        2.2.2 网格划分第24-26页
        2.2.3 基本假设第26页
        2.2.4 求解器的选择第26页
        2.2.5 数学模型的选择第26-27页
        2.2.6 边界类型与初始条件第27-28页
        2.2.7 压力-速度耦合算法的确定第28页
        2.2.8 离散格式的选择第28-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螺旋板换热器内高粘性流体传热与阻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第30-58页
    3.1 高粘性流体螺旋板换热器性能评价指标第30-31页
    3.2 螺旋板式换热器内润滑油的传热与阻力特性模拟第31-38页
        3.2.1 物性参数及初始计算条件第31-32页
        3.2.2 压力场的分布规律第32-33页
        3.2.3 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第33-34页
        3.2.4 速度场的分布规律第34-35页
        3.2.5 流体流速对传热特性的影响第35-36页
        3.2.6 流体流速对阻力特性的影响第36-37页
        3.2.7 流体流速对换热器综合性能的影响第37-38页
    3.3 高粘性流体粘度对螺旋板式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第38-41页
        3.3.1 高粘性流体粘度对传热特性的影响第39-40页
        3.3.2 高粘性流体粘度对阻力特性的影响第40页
        3.3.3 高粘性流体粘度对换热器综合性能的影响第40-41页
    3.4 板间距对高粘性流体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第41-42页
        3.4.1 板间距对传热特性的影响第41-42页
        3.4.2 板间距对阻力特性的影响第42页
        3.4.3 板间距对换热器综合性能的影响第42页
    3.5 定距柱排布对高粘性流体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第42-48页
        3.5.1 定距柱排布对传热特性的影响第43-45页
        3.5.2 定距柱排布对阻力特性的影响第45-47页
        3.5.3 定距柱排布对换热器综合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3.6 定距柱密度对高粘性流体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第48-52页
        3.6.1 定距柱密度对传热特性的影响第49-50页
        3.6.2 定距柱密度对阻力特性的影响第50-51页
        3.6.3 定距柱密度对换热器综合性能的影响第51-52页
    3.7 数值模拟模型的验证第52-57页
    3.8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高粘性流体螺旋板换热器承压能力研究第58-77页
    4.1 力学模型第58-59页
    4.2 螺旋板承压能力设计方法第59-61页
        4.2.1 ASMEⅧ-2设计方法概述第59-60页
        4.2.2 设计方法适用性的分析论证第60-61页
    4.3 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第61-63页
        4.3.1 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概述第61-62页
        4.3.2 极限载荷分析第62-63页
    4.4 极限载荷分析案例及计算结果第63-72页
        4.4.1 定距柱按方形排列的螺旋板极限载荷分析及计算结果第63-66页
        4.4.2 定距柱按菱形排列1方式排列的螺旋板限载荷分析及计算结果第66-69页
        4.4.3 定距柱按菱形排列2方式排列的螺旋板限载荷分析及计算结果第69-72页
    4.5 结构参数对螺旋板承压能力的影响第72-75页
        4.5.1 定距柱排列方式对承压能力的影响第72-73页
        4.5.2 定距柱间距对承压能力的影响第73-74页
        4.5.3 螺旋板曲率半径对承压能力影响第74页
        4.5.4 螺旋板厚度对承压能力的影响第74-75页
    4.6 本章小结第75-77页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详细摘要第85-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钢表面Cu-SiC纳米复合镀层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图像识别的往复压缩机示功图故障诊断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