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行政管理法令论文

行政复议委员会的运行机制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1章 绪论第6-1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6-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9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7-8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9-10页
        1.3.1 研究思路第9-10页
        1.3.2 研究方法第10页
    1.4 创新和不足第10-11页
第2章 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的背景与进展第11-21页
    2.1 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的原因第11-15页
        2.1.1 理论原因第11-13页
        2.1.2 实践原因第13-15页
    2.2 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的进程第15-17页
    2.3 行政复议委员会的类型第17-19页
        2.3.1 无外部委员的行政复议委员会第17页
        2.3.2 内部委员主导的行政复议委员会第17-18页
        2.3.3 外部委员主导的行政复议委员会第18-19页
    2.4 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的效果第19-21页
        2.4.1 行政复议渠道更加畅通第19页
        2.4.2 行政复议功能发挥充分第19-20页
        2.4.3 复议机关纠错力度更大第20-21页
第3章 行政复议委员会的案件受理第21-26页
    3.1 行政复议委员会案件受理方式第21-23页
        3.1.1 相对集中受理第21-22页
        3.1.2 由相对集中受理过渡到完全集中受理第22页
        3.1.3 完全集中受理第22-23页
    3.2 行政复议委员会审理案件的范围第23-26页
        3.2.1 所有已受理案件第24页
        3.2.2 适用一般程序办理的案件第24页
        3.2.3 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第24-26页
第4章 行政复议委员会的案件审理机制第26-31页
    4.1 行政复议委员会审理案件的方式第26-28页
        4.1.1 书面审理第26-27页
        4.1.2 公开审理第27-28页
    4.2 行政复议委员会审议决定做出的方式第28-29页
        4.2.1 少数服从多数决定制第28页
        4.2.2 负责人最终决定制第28-29页
    4.3 行政复议委员会审议决定的效力第29-31页
        4.3.1 议决效力第29-30页
        4.3.2 咨询效力第30-31页
第5章 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的完善建议第31-36页
    5.1 准确定位行政复议委员会的性质第31页
    5.2 重构行政复议机关与行政复议委员会的关系第31-32页
    5.3 确立合理的行政复议委员会受案范围第32-33页
    5.4 保障行政复议委员会的外部性第33-34页
    5.5 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和决定程序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致谢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人单位补缴职工养老保险费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退休人员再就业工伤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