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1-13页 |
| 第2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6页 |
| 2.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 2.2.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 2.2.2 临床资料的采集 | 第13-14页 |
| 2.2.3 药物来源 | 第14页 |
| 2.2.4 观察指标检测方法 | 第14页 |
| 2.2.5 临床观察指标 | 第14-15页 |
| 2.2.6 疗效评价 | 第15页 |
| 2.2.7 统计学方法 | 第15-16页 |
| 第3章 结果 | 第16-30页 |
| 3.1 IFN+RBV组与DAAs组 | 第16-22页 |
| 3.1.1 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 | 第16-18页 |
| 3.1.2 IFN+RBV组疗效分析 | 第18-19页 |
| 3.1.3 DAAs组疗效 | 第19-21页 |
| 3.1.4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 第21-22页 |
| 3.2 IFN+RBV+SOF组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及疗效 | 第22-23页 |
| 3.3 DAAs方案治疗肝硬化组与非肝硬化组 | 第23-28页 |
| 3.3.1 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 | 第23-25页 |
| 3.3.2 肝硬化组疗效 | 第25-26页 |
| 3.3.3 非肝硬化组疗效 | 第26-27页 |
| 3.3.4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 第27-28页 |
| 3.4 复发患者情况 | 第28-30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30-34页 |
| 4.1 各组抗病毒疗效 | 第30-31页 |
| 4.2 DAAs治疗与肝癌发生的关系 | 第31-32页 |
| 4.3 复发患者的启示 | 第32页 |
| 4.4 抗病毒治疗对ALT、AST、PLT、FIB-4指标的影响 | 第32页 |
| 4.5 副反应发生情况 | 第32-33页 |
| 4.6 HCVRNA随访终点 | 第33-34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4-35页 |
| 5.1 结论 | 第34页 |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34-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9-40页 |
| 综述 以索非布韦为基础的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 第40-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