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各项工程与工种论文--基础工程论文

海口某深基坑支护监测及数值模拟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基坑工程桩锚支护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12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2-14页
2.桩锚支护体系研究第14-33页
    2.1 土压力分布及计算第14-19页
        2.1.1 静止土压力第14-15页
        2.1.2 主动土压力第15-19页
    2.2 土体本构模型第19-26页
        2.2.1 线弹性本构模型第19页
        2.2.2 邓肯-张本构模型第19-21页
        2.2.3 摩尔库伦模型第21-23页
        2.2.4 应变硬化/软化模型第23-26页
    2.3 支护结构计算第26-33页
        2.3.1 单支点桩计算第26-29页
        2.3.2 多支点桩第29-33页
3.工程概况及实测分析第33-59页
    3.1 项目概况第33-34页
        3.1.1 项目周边环境第33-34页
        3.1.2 工程地质条件第34页
        3.1.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第34页
    3.2 基坑支护、止(降)水设计方案第34-44页
        3.2.1 剖面支护方案设计第35-43页
        3.2.2 基坑降水、疏水设计方案第43-44页
    3.3 基坑开挖监控设计第44-45页
    3.4 现场监测结果分析第45-58页
        3.4.1 监测及开挖第45-46页
        3.4.2 监测项分析第46-58页
    3.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4.FLAC3D数值建模第59-89页
    4.1 FLAC3D有限差分软件简介第59页
    4.2 FLAC3D计算原理第59-62页
        4.2.1 显示差分计算原理第59-60页
        4.2.2 空间问题求解第60-62页
    4.3 FLAC3D5.0本构模型及支护结构第62-65页
        4.3.1 本构模型第62页
        4.3.2 结构单元第62-65页
    4.4 几何模型及支护结构第65-71页
        4.4.1 本构模型及参数选择第66-68页
        4.4.2 结构选择及参数设置第68-71页
    4.5 数值模拟结果-应变硬化/软化模型第71-85页
        4.5.1 桩身沉降第71-73页
        4.5.2 桩水平位移第73-75页
        4.5.3 桩后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第75-78页
        4.5.4 锚索轴力值第78-80页
        4.5.5 基坑整体位移第80-83页
        4.5.6 基坑x方向应力第83-84页
        4.5.7 桩身弯矩第84-85页
    4.6 模拟结果-摩尔库伦模型第85-88页
        4.6.1 位移第85-86页
        4.6.2 内力第86-88页
    4.7 本章小结第88-89页
5.方案优化第89-96页
    5.1 桩单元优化第89-92页
        5.1.1 位移第89-91页
        5.1.2 内力第91-92页
    5.2 开挖深度优化第92-95页
        5.2.1 位移第92-94页
        5.2.2 内力第94-95页
    5.3 本章小结第95-96页
6.结论与展望第96-97页
    6.1 结论第96页
    6.2 展望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WMM的南宁市良庆区海绵城市属性研究
下一篇:北京市典型都市农业园景观服务供需及偏好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