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论文

基于SWMM的南宁市良庆区海绵城市属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11页
        1.2.2 实践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趋势第11-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外海绵城市建设实例第12-13页
        1.3.3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4 国内海绵城市建设实例第15-16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1 论文主要内容第16页
        1.4.2 论文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二章 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的研究与分析第18-29页
    2.1 海绵城市理论基础第18-19页
    2.2 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第19页
    2.3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工程措施第19-28页
        2.3.1 透水铺装第19-21页
        2.3.2 下沉式绿地第21-22页
        2.3.3 路缘石开口第22页
        2.3.4 植草沟第22-23页
        2.3.5 生物滞留设施第23-25页
        2.3.6 绿色屋顶第25-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低影响开发模型的原理及构建第29-38页
    3.1 低影响开发模型第29-30页
    3.2 SWMM模型构建第30-32页
    3.3 SWMM模型的理论基础第32-34页
        3.3.1 降雨过程线第32页
        3.3.2 子汇水区概化第32-33页
        3.3.3 地表径流第33页
        3.3.4 地表入渗第33-34页
        3.3.5 流量演算第34页
    3.4 模型参数获取及校准第34-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良庆区某建设分区案例分析第38-73页
    4.1 研究区概况第38-46页
        4.1.1 地形地貌第39-40页
        4.1.2 气候条件第40-41页
        4.1.3 大气降水第41页
        4.1.4 水文条件第41-42页
        4.1.5 蒸发条件第42页
        4.1.6 土壤特征第42-44页
        4.1.7 区域规划第44-45页
        4.1.8 规划雨水排水体系第45页
        4.1.9 适建性分析第45-46页
    4.2 研究区控制目标及指标确定第46-49页
        4.2.1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第46-47页
        4.2.2 排水管渠设计重现期第47页
        4.2.3 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第47-48页
        4.2.4 设计降雨量第48-49页
    4.3 排水分区类型第49-53页
    4.4 代表区模型设计第53-65页
        4.4.1 构建模型第53-57页
        4.4.2 参数率定第57-65页
    4.5 低影响开发控制模拟第65-70页
        4.5.1 系统径流排放对比第65-66页
        4.5.2 排放口深度对比第66-68页
        4.5.3 管渠流量对比第68-70页
    4.6 低影响开发效果评估第70-71页
    4.7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73-75页
    5.1 结论第73-74页
    5.2 建议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附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咸淡水混合对珊瑚砂溶蚀及渗透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下一篇:海口某深基坑支护监测及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