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研究--以A工商银行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3页 |
1.3 论文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6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2 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业的发展 | 第16-26页 |
2.1 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 | 第16-18页 |
2.1.1 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与互联网融合的背景 | 第16-17页 |
2.1.2 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与互联网融合的本质 | 第17-18页 |
2.2 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与互联网融合的优点和特点 | 第18-20页 |
2.2.1 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与互联网融合的优点 | 第18-19页 |
2.2.2 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与互联网融合的特点 | 第19-20页 |
2.3 国外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业的发展 | 第20-22页 |
2.3.1 互联网环境下国外金融业的发展阶段 | 第20-21页 |
2.3.2 互联网环境下美国金融业务的新模式 | 第21-22页 |
2.4 国内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业的发展 | 第22-26页 |
2.4.1 互联网环境下国风传统金融的在线化 | 第22-24页 |
2.4.2 互联网环境下P2P金融模式的出现 | 第24-25页 |
2.4.3 互联网环境下众筹模式的产生 | 第25-26页 |
3 互联网环境下A工商银行金融业务的现状 | 第26-30页 |
3.1 A工行基本概况 | 第26-27页 |
3.2 互联网环境下A工行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 第27-30页 |
3.2.1 工行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3.2.2 发展e支付等电子银行业务 | 第28页 |
3.2.3 建立“融e购”电商平台 | 第28-29页 |
3.2.4 拓展新的金融服务市场 | 第29-30页 |
4 互联网环境下A工行业务和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0-35页 |
4.1 互联网金融对工行传统业务产生的冲击 | 第30-31页 |
4.1.1 资产业务受到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冲击 | 第30页 |
4.1.2 对负债业务的影响 | 第30-31页 |
4.1.3 第三方支付对工行中间业务影响较大 | 第31页 |
4.1.4 互联网金融企业影响工行与客户间的联系 | 第31页 |
4.2 互联网环境下A工行业务和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4.2.1 网络客户流失较多 | 第31页 |
4.2.2 互联网平台建设滞后 | 第31-32页 |
4.2.3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客户体验度较低 | 第32页 |
4.2.4 线上业务与营业网点业务缺乏融合 | 第32页 |
4.2.5 缺乏互联网金融的专业团队 | 第32-33页 |
4.3 问题原因的分析 | 第33-35页 |
4.3.1 经营思路落后 | 第33页 |
4.3.2 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不足 | 第33页 |
4.3.3 服务缺乏个性化的本地特色 | 第33-34页 |
4.3.4 银行营业网点与互联网业务配合不力 | 第34页 |
4.3.5 互联网人才引进和培养不足 | 第34-35页 |
5 互联网环境下A工行业务转型升级的措施 | 第35-39页 |
5.1 A工行业务转型升级的目标 | 第35-36页 |
5.1.1 经营思路方面升级为互联网银行 | 第35页 |
5.1.2 金融服务全面升级为互联网金融业务 | 第35页 |
5.1.3 以大数据应用促进信息整合转型 | 第35-36页 |
5.2 A工行业务转型升级的措施 | 第36-39页 |
5.2.1 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 第36页 |
5.2.2 强化互联网金融业务平台的建设 | 第36-37页 |
5.2.3 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客户服务体验 | 第37-38页 |
5.2.4 建立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模式 | 第38页 |
5.2.5 加强互联网金融人才队伍的建设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