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面结构光的机械工件三维扫描系统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三维扫描方法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接触式三维扫描方法第12-13页
        1.2.2 非接触式三维扫描方法第13-15页
        1.2.3 结构光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5-1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划分第16-19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章节划分第17-19页
第二章 三维扫描系统总体框架第19-29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系统总体设计第19-20页
    2.3 硬件系统组成第20-23页
    2.4 系统软件设计第23-26页
    2.5 投影-拍摄同步设计第26-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三维扫描系统标定策略第29-55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照相机数学模型和标定第29-41页
        3.2.1 照相机数学模型第29-35页
        3.2.2 照相机标定第35-41页
    3.3 投影仪数学模型和标定第41-44页
        3.3.1 投影仪数学模型第41-42页
        3.3.2 投影仪标定第42-44页
    3.4 基于角点邻域单应性矩阵的标定第44-46页
        3.4.1 角点邻域单应性矩阵的标定原理第44-45页
        3.4.2 标定步骤第45-46页
    3.5 标定结果第46-54页
        3.5.1 传统标定法第46-51页
        3.5.2 角点邻域单应性矩阵标定法第51-54页
    3.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三维扫描系统编码解码策略第55-73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100 %灰度正反格雷码法第55-59页
        4.2.1 编码第55-59页
        4.2.2 解码第59页
    4.3 100 %灰度正反格雷码结合相移法第59-62页
        4.3.1 编码第59-61页
        4.3.2 解码第61-62页
    4.4 扫描有效区域提取第62-64页
    4.5 亚像素级边界检测第64-65页
    4.6 编码解码结果第65-71页
    4.7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五章 三维扫描系统点云生成策略及点云处理第73-96页
    5.1 引言第73页
    5.2 点云生成策略原理第73-75页
    5.3 点云生成策略的算法实现第75-80页
        5.3.1 只投射纵向编码条纹的算法实现第75-79页
        5.3.2 投射横向和纵向编码条纹的算法实现第79-80页
    5.4 点云生成实例第80-83页
    5.5 点云处理第83-94页
        5.5.1 点云分割第83-88页
        5.5.2 点云滤波第88-90页
        5.5.3 点云匹配第90-94页
    5.6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六章 三维扫描系统分析与优化第96-104页
    6.1 引言第96页
    6.2 系统性能参数和精度定义第96-99页
        6.2.1 性能参数定义第96-98页
        6.2.2 精度定义第98-99页
    6.3 影响精度的相关因素第99-101页
        6.3.1 投影仪影响精度的分析第99-100页
        6.3.2 照相机影响精度的分析第100-101页
    6.4 点云生成算法优化第101-103页
    6.5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总结与展望第104-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附件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环境下场景目标分类与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计算机辅助医学诊断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