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氮掺杂富勒烯的结构搜索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8页 |
1.1 纳米材料概述 | 第12-14页 |
1.2 富勒烯概述 | 第14-18页 |
1.2.1 富勒烯的发现 | 第14-15页 |
1.2.2 富勒烯的制备 | 第15-16页 |
1.2.3 富勒烯的性能 | 第16-18页 |
1.3 富勒烯的结构 | 第18-26页 |
1.3.1 欧拉公式与独立五环规则 | 第19-22页 |
1.3.2 富勒烯结构的对称性 | 第22-23页 |
1.3.3 富勒烯结构的生成 | 第23-25页 |
1.3.4 富勒烯结构的命名 | 第25-26页 |
1.4 富勒烯的稳定性 | 第26-28页 |
1.5 富勒家族的新类型 | 第28-31页 |
1.5.1 富勒烯衍生物 | 第29-30页 |
1.5.2 杂富勒烯 | 第30页 |
1.5.3 其他富勒烯——硼富勒烯 | 第30-31页 |
1.6 杂富勒烯的研究现状 | 第31-35页 |
1.6.1 氮杂富勒烯 | 第31-34页 |
1.6.2 硼和其他元素的杂富勒烯 | 第34-35页 |
1.7 本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和内容 | 第35-38页 |
1.7.1 研究的意义、目的 | 第35-36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第二章 计算方法 | 第38-48页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38-40页 |
2.2 赝势方法及软件包 | 第40-42页 |
2.3 集团展开方法 | 第42-43页 |
2.4 机器学习及算法 | 第43-48页 |
2.4.1 机器学习简介 | 第44-45页 |
2.4.2 多元线性回归算法 | 第45-46页 |
2.4.3 神经网络算法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基于对称性的结构识别方法 | 第48-64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48页 |
3.2 C_60的对称性 | 第48-50页 |
3.3 C_60替换结构的计数 | 第50-54页 |
3.4 基于标号表的结构识别方法 | 第54-63页 |
3.4.1 理论方法 | 第54-57页 |
3.4.2 几个算法的问题 | 第57-59页 |
3.4.3 不等价结构集 | 第59-61页 |
3.4.4 等价性判断 | 第61-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硼杂富勒烯的结构稳定性 | 第64-89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64-65页 |
4.2 计算细节 | 第65-66页 |
4.3 低浓度下的稳定结构 | 第66-73页 |
4.4 多体作用展开与拟合 | 第73-83页 |
4.5 高浓度硼杂富勒烯的计算结果 | 第83-8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五章 氮杂富勒烯的基态结构 | 第89-118页 |
5.1 研究背景 | 第89-91页 |
5.2 低浓度氮杂富勒烯的基态结构 | 第91-95页 |
5.3 浓度依赖的线性拟合 | 第95-111页 |
5.3.1 初步拟合 | 第95-101页 |
5.3.2 筛选方法 | 第101-111页 |
5.4 多参数线性拟合 | 第111-11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结论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