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研究--以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部分 案例介绍第8-23页
    1.1 引言第8页
    1.2 案例背景第8-12页
        1.2.1 阿里巴巴公司概况第8-11页
        1.2.2 阿里巴巴融资情况概述第11-12页
        1.2.3 阿里巴巴上市前股权结构及董事会结构第12页
    1.3 阿里巴巴赴港上市始末第12-19页
        1.3.1 阿里巴巴“已做好上市准备”第12-13页
        1.3.2 阿里巴巴向港交所提出采用合伙人制度上市第13-14页
        1.3.3 港交所上市监管规则解读第14-15页
        1.3.4 传香港证监会尚不打算豁免合伙人制度第15页
        1.3.5 马云发邮件正式宣布合伙人制度第15-16页
        1.3.6 李小加发博客回应阿里巴巴上市搁浅第16-17页
        1.3.7 蔡崇信发文诠释为何坚持合伙人制度第17-18页
        1.3.8 两大股东双双表态赞成合伙人制度第18页
        1.3.9 双方谈判陷僵局,马云亲赴香港留悬念第18页
        1.3.10 阿里巴巴赴港上市再现转机,马云拒绝接受限制条件第18-19页
        1.3.11 阿里巴巴赴港上市谈判破裂第19页
        1.3.12 阿里巴巴赴港上市谈判“余震”第19页
    1.4 阿里巴巴转向美国上市第19-20页
        1.4.1 美国两大交易所抛出橄榄枝第19-20页
        1.4.2 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历程第20页
    1.5 阿里巴巴招股说明书解读第20-23页
        1.5.1 合伙人制度内容第20-22页
        1.5.2 投票权协议第22页
        1.5.3 上市后股权结构第22页
        1.5.4 上市后董事会结构第22-23页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第23-61页
    2.1 案例分析的目的、意义与基本思路第23-24页
        2.1.1 案例分析的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2.1.2 案例分析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4页
    2.2 案例分析的理论基础第24-31页
        2.2.1 相关理论阐述第24-28页
        2.2.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28-31页
    2.3 合伙人制度的本质及创新意义第31-37页
        2.3.1 合伙人制度的本质第32-34页
        2.3.2 合伙人制度的创新意义第34-37页
    2.4 合伙人制度的优点及缺陷第37-40页
        2.4.1 合伙人制度的优点第37-39页
        2.4.2 合伙人制度的缺陷第39-40页
    2.5 美国资本市场接纳合伙人制度的历史渊源第40-43页
        2.5.1 对同类控制权安排的初步接纳阶段第40页
        2.5.2 对同类控制权安排的限制接纳阶段第40-41页
        2.5.3 对同类控制权安排的完全接纳阶段第41-43页
        2.5.4 当前对同类控制权安排的监管规则第43页
    2.6 美国资本市场接纳合伙人制度的原因:具备配套机制第43-51页
        2.6.1 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第43-45页
        2.6.2 以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结构第45-47页
        2.6.3 健全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第47-51页
    2.7 案例对完善我国内地资本市场的启示第51-59页
        2.7.1 我国内地资本市场对类似合伙人制度的控制权安排的监管规则第51页
        2.7.2 对类似合伙人制度的控制权安排“解禁”的必要性第51-52页
        2.7.3 我国内地资本市场相关配套机制的缺陷第52-57页
        2.7.4 关于完善相关配套机制以为“解禁”创造条件的建议第57-59页
    2.8 结论第59-61页
注释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营改增”背景下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以江西省为例
下一篇:我国P2P网络借贷违约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