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光化学物质论文

有机发光材料上转换发光机理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概述第9-11页
        1.1.1 有机荧光材料第9-10页
        1.1.2 有机配合物磷光材料第10页
        1.1.3 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第10页
        1.1.4 杂化局域电荷转移激发态(HLCT)材料第10-11页
    1.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理论研究进展第11-12页
    1.3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2-14页
第2章 量子化学理论基础和分子光谱理论与计算方法第14-26页
    2.1 量子化学理论基础第14-17页
        2.1.1 薛定谔(Schr?dinger)方程第14-15页
        2.1.2 波恩-奥本海默(Born-Oppenheimer)近似第15-16页
        2.1.3 单电子近似第16页
        2.1.4 密度泛函理论(DFT)第16页
        2.1.5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第16-17页
    2.2 分子激发态的光物理过程第17-26页
        2.2.1 分子激发态的产生第17页
        2.2.2 分子激发态的衰减第17-19页
        2.2.3 分子光谱理论简介第19-20页
        2.2.4 分子激发态衰减速率理论简介第20-21页
        2.2.5 延迟荧光现象的动力学过程第21-26页
第3章 延迟荧光材料的发光机理理论研究第26-40页
    3.1 引言第26-27页
    3.2 计算细节第2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7-39页
        3.3.1 4CzIPN分子构型与泛函选取第27-35页
        3.3.2 4CzIPN分子随温度演化的辐射衰减速率与无辐射衰减速率第35-36页
        3.3.3 4CzIPN分子随温度演化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第36-37页
        3.3.4 4CzIPN分子的轨道性质及跃迁性质第37-39页
    3.4 结论第39-40页
第4章 杂化局域电荷转移激发态荧光材料溶剂化作用的理论研究第40-58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计算细节第40-4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1-56页
        4.3.1 分子几何结构第41-44页
        4.3.2 激发态性质第44-48页
        4.3.3 光谱分析第48-54页
        4.3.4 辐射及无辐射跃迁速率常数第54-56页
    4.4 结论第56-58页
结论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附录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姜黄素超微粉体的制备及生物活性评价
下一篇:基于早期电阻率进行水泥28d抗压强度预测的研究